我国粮油市场:“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
    2006-12-19    本报记者:林艳兴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国家第四批80万吨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在合肥等地粮食批发市场进行。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次出售临时存储粮等措施,增加供应,稳定粮食价格。新华社发(王士龙 摄)

    近期,我国部分地方粮油价格上涨引起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叶圣陶笔下《多收了三五斗》后“谷贱伤农”的现象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令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

田里丰收了,市场粮价不降反升

    12月6日,江西有关部门发布最新数字显示,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5414万亩,单产突破350公斤大关,全年粮食总产189.65亿公斤,比去年增产4.29亿公斤。江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江西继2004年、2005年后,连续第三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
    生产连创新高,消费市场却在涨价。记者在南昌市墩子塘农贸市场一个名为“小兰饺子店”的路边店发现,南昌市民早点主食拌米粉的价格从原来的每碗一元涨至1.5元。店主小兰对记者说,米粉涨价了,油涨价了,调料也涨价了,拌粉不涨价就要亏。
    江西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显示,今年以来,食用油价格一直小幅度恢复上涨,进入11月后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涨幅为近年之最。11月30日,南昌农产品批发市场散装食用油每500克批发价格为:国标菜油4.25元,优质精炼油4.3元,山东花生油5.7元,优质豆油4.6元,分别比11月1日上涨27%、28%、6%、21%。
    记者掌握的资料表明,自2005年早稻收购开始以来,稻谷市场价格持续一年多稳定上扬,前后涨幅超过10%。只有在今年3、4月份国家抛售最低收购价早稻期间有过短时间小幅度的下降。目前的价位已接近2004年3月份历史最高水平。

多种因素造成“增产涨价”现象

    粮食市场的这一轮“增产涨价”现象并非江西独有,全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11月下旬,我国各地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受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在生产领域,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粮食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695亿公斤,同比增长9%,扭转了连续五年下降的局面;2005全年粮食产量4840亿公斤,增长3.1%;2006年前三季度,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夏粮总产量1138亿公斤,增长7%。据推测,尽管四川、重庆遭遇历史大旱造成减产,全年全国粮食增产的可能性仍很大。
    增产为何还涨价?记者调研发现,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市场的拉动。在连续七年没有出现足以影响全球农产品收成的恶劣天气之后,反常的炎热天气和干旱今年一块来袭,导致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小麦出现不同程度减产。
    小麦减产使得美国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从9月中下旬开始领涨,并带动玉米价格上涨。大豆全球库存仍然较大,但也纷纷跟涨。这些情况促成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并带动国内市场。特别是我国大豆消费2/3依靠进口,导致豆油价格大幅涨价。
    其次是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江西省粮食局局长熊根泉认为,当前粮价上涨不是由于没粮,而是粮源都被国家掌握了。仅仅在江西,目前包括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商品周转粮在内,仓库里还有粮食约90亿公斤,这个库存量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大量粮源被国家控制,虽然产量增加了,但市场供应量不增反减,“增产涨价”也就形成了。
    再次是加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粮食消费量增加。伴随着能源短缺刺激起来的生物能源热潮,玉米作为燃料乙醇的最大来源已经被赋予新能源的属性,其需求量正持续大幅度增加,加剧了供需缺口。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07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6.89亿吨,消费量却达到7.23亿吨,期末库存9000万吨,远远低于上年度,也远低于安全水平。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联合研究课题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在350万吨左右,将由玉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这些情况拉动玉米价格持续上扬,加上气候原因使今年新产玉米大规模上市延迟,加工企业抢购粮源,玉米价格便扶摇直上。

“增产不跌价”意味着什么

    “增产不增收”在我国由来已久,严重困扰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一块心病。
    首先,从“增产不跌价”现象可以看出,以最低收购价政策为核心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化道路正显现其独特的魅力。我国粮食生产能够在世界粮食普遍减产的情况下“一枝独秀”,以最低收购价为代表的系列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熊根泉认为,最低收购价政策也是把农民利益和市民利益较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政策。这次各地粮油虽然全线涨价,但没有出现囤积、抢购等现象,说明这种政策下形成的市场价格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也是可以承受的。可以预见,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主导下,在较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产销可以维持目前这种“农民可接受、市民能承受”的“紧平衡”状态,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其次,粮食的能源特性开始显现,并正在催涨粮价。熊根泉说,加工因素成为最近一波粮油涨价的一个原因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各种性质的粮食加工企业将逐步取代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成为粮食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发展生物能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如何让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实现双赢,是一个已经摆上台面的课题。
    此外,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仍不能高枕无忧。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