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2-04 本报记者:王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在这极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的多项纪录。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总投资逾330亿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的通车,将彻底改变过去“进藏难”的困境,并将连通青藏高原与周边省区旅游线路,形成新的高原黄金旅游带,对西部旅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影响。
资料显示,2005年青海、西藏两省区的旅游接待人数都已超过百万人。有关专家预计,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有望提高到30%左右,2010年,到西藏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8万人,旅游产业直接收入可达58亿元。
青藏铁路的通车,不仅使西藏旅游迎来“铁路时代”,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也将被彻底打破。现在青藏高原的经济属于不发达水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利。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省级行政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使西藏能够加入到全国经济“一盘棋”中来,真正实现了全国经济一体化。专家指出,青藏铁路的通车将降低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吸引大量的资本涌进高原,促使高原上的经济活动大幅度增加,从而使青藏高原改变既有现状,加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从更加广阔的范围着眼,青藏铁路通车不仅将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青藏铁路开通后,中国和印度于7月6日重新开放了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了两国中断40多年的边境贸易,这极大地促进从中国西藏和内地地区通往南亚陆路大通道的形成,对中印两国的对外经贸均相当有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