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产业:黄金发展期 问题却不少
    2006-11-22    本报记者:洛涛 武勇 郑玮娜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日前对中国黄金产业进行调查时发现,作为世界黄金生产、消费大国的中国,受资金和勘探技术等因素的困扰,黄金企业结构不合理、集约化水平比较低,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亟须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建立诚信体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办矿模式,促进黄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的黄金地质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已发现的主要金矿床类型,而且分布广泛,除上海之外的所有省(市区)均有探明金矿资源。2005年,中国已经探明黄金储量4134吨,位居世界第八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迈进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黄金行业也逐渐走出封闭的圈子,在黄金地质资源配置、投资体制、产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促使黄金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我国生产黄金达224吨,赢利40.36亿元。黄金需求量突破300吨。今年上半年生产黄金达110多吨,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59%。预计全年黄金产量增幅为10%左右。
    “尽管我国黄金产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着企业结构不合理、集约化水平低的问题,影响了黄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黄金协会会长成辅民日前告诉记者说。
    据调查,我国黄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现有1200多座矿山中,日处理能力50吨以下的小金矿达739座,占矿山总数的61%。还有30多家冶炼加工企业,企业冗员多,全行业高达40万人,劳动生产力低,社会负担沉重。这种状况导致了黄金行业规模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先进的技术工艺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企业抗风险能力不高。
    记者还了解到,受暴利驱动,我国非法开采、乱采乱挖金矿的事件屡禁不止,还有许多技术落后的小金矿在开采过程中,不仅浪费严重,而且污染严重。黄金产业一直处于高消耗、低资源利用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许多产金大省资源逐渐趋于紧张。比如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疆黄金工业,黄金产量从1999年以后就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产量逐年下降。
    由于黄金产业是资源约束型和资金约束型的产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寻找金矿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发现大型金矿的成本越来越高。据测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一个上亿元大型矿山的成本大约需要上百万元左右,如今则增加了好几倍。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地质勘探队受资金和技术的制约,缺乏科学勘探,使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局面。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的单一的国有投资主体,也影响了黄金矿业的开采。拓宽黄金开发的融资渠道、探索新的矿业开发模式和资本运作方式成为我国黄金行业的当务之急。
    成辅民指出,与国际黄金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黄金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所以急需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我国目前探明的黄金矿产保有储量4000多吨,其中有1000多吨是难选冶的,如果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生物氧化选矿技术,这个难题在一定范围内就会得到有效突破。中国将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体系,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通过合作合资的方式开发这些低品位、难冶选的矿产资源。今年11月15日在北京市举办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就是希望我国矿业尤其是黄金行业的对外开放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成辅民说,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国内的黄金企业急需大量的专业黄金营销人员,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每年的黄金需求量远远高出国内的黄金生产量,同时,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工业黄金用量也将大大增加,因此,中国黄金市场的潜力巨大,国内黄金产业将会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商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