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漏油事件引出生态浩劫和政治灾难
    2010-05-06    作者:记者 肖莹莹/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照片

    美国总统奥巴马或许正为低估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危害程度而后悔。面对这场发生于上月20日的特大原油泄漏事故,奥巴马直到2日才亲赴路易斯安那州视察,发出“我们正面对一场庞大且可能史无前例的生态浩劫”的感慨。4日,奥巴马承认,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对经历两年衰退后初现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而言,是个“重要挑战”。
  事态恶化的速度可能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墨西哥湾的离岸(亦称“近海”)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上月20日晚爆炸起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25日,“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开始漏油。按照美国官方说法,事故油井眼下共有3处漏油点,每天漏油5000桶,相当于79.5万升。油污已扩散到美国东南部沿岸,继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罗里达州之后,亚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浮油冲上海岸,威胁墨西哥湾的海岸生态及沿岸渔民生计,许多野生动物也因此遭殃。
  奥巴马4日在美国企业家理事会年会上发表讲话说,美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监控事件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并将帮助受影响地区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地方经济。奥巴马还表示,美国政府将致力于避免“灾难性”漏油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过多损害,希望受污染地区的民众参与到油污清理行动中。

  传统救灾方法均告失败

  海洋生态及漏油事故专家指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结合了所有糟糕的因素:原油水溶性高;石油正源源不绝喷出海底;海湾正值海洋生物繁殖的脆弱时期;附近海岸线是难以清洗的沼泽地带。有人认为,与它带来的损害相比,2005年的5级飓风“卡特里娜”只是皮毛。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教授奥费顿表示,由于原油来自海洋深处,属较重的混合物。这种石油不像普通石油般快速蒸发,而是容易与海水产生乳化作用,形成像巧克力慕斯般的黏稠物,难以被冲走或以火燃烧,也难以让“吃石油”的微生物吃掉,就连上佳的清理油污武器,也束手无策。
  正如上述专家所分析的那样,BP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先后采取的多种传统救灾措施,最终都收效甚微。美国内政部长肯·萨拉萨尔已向全球其他石油公司求助,希望“提供专业知识,确保值得尝试的方法都能一试”。奥巴马2日在视察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后也表示,由于海底油井漏油非常特殊,且史无前例,尽管已使用最先进科技设法修复,但可能还需许多天才能止漏。
  据悉,工程人员早先投放水下机器人,试图开启油井止漏阀门,但几次尝试均告失败。为缓解漏油蔓延趋势,工程人员正建造一个大型罩式装置,安装在漏油点上方,继而用泵抽出漏油。BP总裁拉马尔·麦凯2日说,装置设计高12米,重74吨,有望于6天至8天内完工并投入使用。然而,一些工程师说,这种装置先前多用在浅水区,在深水区作业存在技术难度,能否成功难以预计。麦凯认为,“装罩抽油”只是短期办法,打减压井才是长久之计,但减压井工程可能耗时两三个月。工程人员1日刚刚开工。另外,海面浮油清理作业受天气因素干扰进展缓慢。由于现时墨西哥湾海面刮起强风并掀起巨浪,令清理及阻止浮油威胁海岸生态的工作困难重重,势令这场环境大灾难进一步加剧。
  不过,总统奥巴马已表示,政府将动用手中全部资源、不遗余力地解决墨西哥湾的油污扩散危机。据悉,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眼下部署大约有1900名救灾人员和300艘船舶。美国空军两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也已飞抵路易斯安那州,投入救灾行动。

  BP被指“漠视油井安全”

  美联社的文章披露,BP去年向美国政府提交的报告显示,这家公司多次强调在出事油井不可能发生重大漏油事故;即使发生漏油事故,由于离岸约77公里,BP可迅速做出回应,不会对海滩、野生动物保护区构成威胁。而且,BP在报告中没提及一旦在深海发生漏油事故,有什么技术可控制油污。事实上,出事油井没有安装关闭油井的遥控阀,而挪威和巴西等主要产油国都要求一定要安装。
  实际上,BP过去9年在出事油井开采时,曾多次发生漏油和火警事故,包括2005年因人为错误没封好油井或上紧螺丝钉,导致泄漏212桶润滑油。过去9年,BP共遭到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出的6次警告和2次起诉。不少人相信这次油井爆炸是仪器失灵、人为错误和恶劣天气所致。
  为此,奥巴马2日在墨西哥湾视察“堵漏”进展时强调,BP应承担责任,“为救灾花销付账”。BP3日表示,将承担墨西哥湾浮油清理工作所需费用,赔偿因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漏油造成的损失。
  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分析师的估算,BP此次清除漏油及一连串官司索赔的支出,可能在25亿美元到80亿美元之间。市场调查机构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这一数字将高达80亿美元。此外,BP的股价也因这起事故惨跌,市值蒸发约250亿美元。据悉,1989年,阿拉斯加原油泄漏给埃克森美孚公司造成的损失约为43亿美元,这包括清理、赔偿、和解和罚款等。

  奥巴马的“卡特里娜”

  目前美国国内指责总统奥巴马反应太慢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人甚至把奥巴马迟缓的救灾计划和当年布什担任总统期间对飓风“卡特里娜”的消极态度相提并论。2005年,“卡特里娜”肆虐墨西哥湾,时任总统布什被批反应迟缓,造成大量生命和财产损失,民望从此一蹶不振。
  据悉,由于BP之前一直淡化发生大规模漏油事件的可能性,并低估事故的严重程度,美国联邦政府起初让BP着手处理漏油问题,自己只从旁监督行动。但到了4月28日晚间,美国科学家发现,事故现场每天流入墨西哥湾的原油量高达五千桶,而非原本估计的一千桶,而且现场还发现了新的漏油点。美国政府才惊觉大事不妙,原以为可控制的漏油事故突然变成了必须政府全体总动员的紧急状态。目前,这起漏油事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墨西哥湾海岸的生态环境,并对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美国渔业部门发出警告称,海洋生物会因污染而大批死亡,当地消费者将被劝告暂时不要购买来自污染水域的海产品,而当地渔民将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在危害程度日益加大之下,美国政府这种坐视商业公司自行善后的自我监督制度,引发了美国国内的一连串质疑。有舆论甚至将漏油事故比作“奥巴马的卡特里娜”。
  为避免事故最终演变成当年的“政治灾难”,奥巴马除了2日亲赴现场视察,还调高了联邦政府应对油污事件的指挥级别,任命有应对飓风“卡特里娜”经验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萨德·艾伦为救灾总指挥。白宫网站也发布一篇“对漏油事件的回应”,文中以“立即”、“迅速”等字眼说明政府所做的各项应对措施,强调奥巴马在事件发生“初期”就指示有关方面全力处理。但有分析认为,这些动作似乎都是为了降低外界的责难。

  近海石油开采计划或将遇挫

  分析人士认为,这场美国20多年来最严峻的海洋油污灾难,可能会影响奥巴马3月底才提出的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开发的计划。
  据介绍,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费都依赖进口。尽管美国近海富含油气资源,但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的近海石油禁采法律,以及1990年老布什总统签署的行政禁采令,却使美国近海油气开采被完全冻结。今年3月,奥巴马打破禁令,宣布容许开采美国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墨西哥湾东部和阿拉斯加北岸海域油气田,以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当然,还有换取与能源业关系密切的共和党支持气候立法等政治考虑。
  然而,此次漏油事故引发了环保团体的强烈抗议。反对扩大开采近海油气田的新泽西州民主党籍参议员梅南德兹和劳坦柏日前发表联合声明称,灾难说明近海开采存在巨大风险,所谓“百分之百安全”,不过是石油巨头编造出来的神话。他们表示,若不出台有效保护海岸措施,将不会支持任何能源和气候立法。
  奥巴马政府表示,在查清原油泄漏原因前,将不批准海上钻井项目。美国众议院决定本月中旬召开听证会调查。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强调,奥巴马政府仍争取继续拓展墨西哥湾以及阿拉斯加北部的离岸开采计划,但承认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影响是不可预料的。有环保人士认为,这次漏油事件将是转折点,相信“其生态上和政治上的后果都是长远的、不可逆转的”。

  相关稿件
·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显著回升 2010-04-28
· 第18届中东石油和天然气大会举行 2010-04-27
· 2012年或将成为“石油末日”的开始 2010-04-26
· 中石油将成立合资公司开采委超重原油 2010-04-20
· 调价推迟 两石油巨头或减供应保价 20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