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借助希腊危机重塑威信
    2010-05-05    作者:明金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调整的角度看,这一轮金融危机造就了一个赢家,一个输家,还有一个落寞的玩家。
  赢家毫无疑问是二十国集团,一个“默默无名”的组织,在不到两年内,借助三次金融峰会,一跃成为国际社会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顶级平台。
  输家则是西方七国集团,一个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富国俱乐部”,由于国际经济格局变迁,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日益发现其在讨论全球性经济和金融话题时力不从心,最终顺应大势,让位于二十国集团。
  还有一个落寞的玩家,可能一般人不太注意,但也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几何时,在拉美和亚洲一次又一次地区金融危机当中,IMF作为最后的“借贷方”,往往趾高气扬,一边拿出诱人的资金援助,一边居高临下,开出各种援助条件。当然,这些援助条件从后来看,好多不仅无助于解决危机,反而加重了危机,这样导致一些被援助国家对IMF“怀恨在心”。时至今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仍对IMF当年的“傲慢和错误”心存怨恨。
  当然,经由一次又一次危机,IMF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推荐的政策措施以及可信度,都大大降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过后,IMF的许多政策备受质疑。
  由于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华尔街,重灾区也在发达国家,所以从一开始,IMF就没有面对发展中国家的那种傲慢。细细回想,IMF既没有板着面孔,教训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也没有跑到华盛顿或者布鲁塞尔,拿出大笔援助资金,开出一系列政策建议。虽然期间,IMF也对冰岛、乌克兰、拉脱维亚和一些东南欧国家提出救助,但总体而言,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当中,IMF的作用和影响力远不及以前。这既与IMF无力、也不愿意“教训”发达国家有关,也与此次危机极其严重,危机应对主要由各国政府主导,并通过二十国集团进行协调有关。
  从这个角度讲,IMF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一直处在一个相对不那么显著的位置,虽然仍可以听到其声音,但与历史相比,重要性要小很多,落寞的色彩极其浓厚。
  但希腊债务危机可能改变这一局面。本来外界以为,欧元区碍于面子,可能不会要求IMF就希腊债务危机提供救助,但最后由于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协调缓慢,资金筹资面临国内压力,再加上IMF的确有着在危机中扮演“救火队长”的光荣传统,所以在5月2日达成的拯救希腊计划中,救助资金总额为1100亿欧元,IMF提供300亿欧元。这是迄今为止,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当中,IMF对单一国家提供的最大一笔救助资金。
  在IMF重新冲到危机应对最前线的同时,它也重操旧业,为拯救希腊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削减公务员和低技术含量工人工资,以扩大出口,迫使希腊将国内许多行业对外开放,以及要求希腊削减军费开支等。
  一般来说,IMF在提供救助时,越是发达的国家,所接受的“训斥”越少。从目前公开报道的情况看,IMF对于希腊的抨击还算较少,可以说“傲慢”少了。但对于有着在危机应对中不断犯错传统的IMF来说,其“错误”是不是也能减少呢?这还需要由救助希腊的最终效果来决定。
  相关稿件
· IMF:可考虑对银行收取资本附加费 2010-04-15
· IMF对德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为1.2% 2010-04-01
· IMF将重启援助冰岛贷款评估工作 2010-03-30
· IMF:发达国家应确保财政安全 2010-03-03
· IMF :中国继续领跑 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