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盛“金钱帝国”
    2010-02-05    作者:杨舒怡    来源:经济参考报

    劳埃德·布兰克芬。新华社记者 杨柳/摄

    金融危机来袭,美国不少老牌投资银行轰然倒地。然而高盛集团不仅没受很大冲击,甚至凭借政府救助翻身成为“赢家”。
  与全球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高盛资产规模不是最大,员工人数不是最多,但赢利能力却遥遥领先。贪婪、拜金、偏执、雄心勃勃……围绕高盛,争议之声从未停歇。

  低调难掩高调

  美国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街85号,一栋褐色办公大楼。没有企业标识,没有公司名字,门口墙上仅有门牌号码。
  天色微明。不少人身着黑色职业装,手持黑色公文包和黑莓手机,匆匆走进大门,穿过几乎空无一物的大厅,前往各自办公室。
  与外界一些传言相反,办公室内没有价值8.7万美元的手工地毯或单价5000美元的废纸篓。办公楼提供热咖啡,但送到办公室时往往已经凉了。
  这是高盛集团总部所在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身穿灰色西装,戴着自行车图案的领带,端着一大杯凉咖啡,坐在30楼一间办公室里,以开玩笑的口气告诉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啊哈!你逮到我们秘密策划瞬间。”
  高盛不是世界上最大银行,员工规模不及一些商业银行1/10。它不是世界上最富有银行,资产总额大约1万亿美元,而汇丰银行资产规模是2.4万亿美元。不过,高盛赢利状况在全球金融机构中首屈一指。2000年至2008年期间,高盛每年人均创造利润22.2万美元;而最强竞争对手摩根大通公司同期数字为13.3万美元。
  与美国分公司类似,高盛设在英国的分公司奉行低调路线。每年发奖金时,伦敦分公司负责人迈克尔·舍伍德和理查德·格诺德会提醒员工不要对外张扬。大多数员工听取这一建议,选择把高额薪酬投资于房地产而非奢侈品。合伙人朱利安·梅斯里尔多年来驾驶一辆半旧的日产“阳光”汽车,毫无换车之意。
  不过,高盛并非毫无“奢侈迹象”。以伦敦分公司为例,企业内部设有专门厨师、健身房、诊所和托儿所;员工享有超出标准水平的医疗保险;员工搭乘出租车费用可全额报销;员工子女就读于私立学校。如果家长对所在学区私立学校不满意,高盛干脆出资开办新学校。

  贪婪招致痛批

  从2007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到2008年升级为金融危机,华尔街众多老牌金融机构接连倒下。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公司遭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由政府接管,贝尔斯登公司“贱卖”给竞争对手摩根大通……
  政府、业界人士及公众指责投资银行贪婪而不计后果,以致危机,令数以千计民众难以维持生计。然而,获政府援助和担保抵押而起死回生的华尔街精英却继续给自己发放巨额奖金,招致外界猛烈批评。这当中,高盛为自己拿下“强盗贵族”、“经济破坏者”、“秃鹫式资本家”等称号。
  高盛在全球范围有大约3万名员工,2009年人均薪酬大约70万美元,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千万美元计。这令同行侧目,更令大众咋舌。
  美国《滚石》杂志形容高盛为“一只吸血大乌贼,缠绕在人脸部,无情地把吸管插入任何闻起来像钱之物”。
  虽然承认曾在资本市场泡沫里“兴风作浪”,以致诉诸政府救助才走出险境,高盛却丝毫不以继续发放高额薪酬为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芬不但宣称“我们很重要”,更断言“我们肩负社会使命”。
  “我们帮助企业筹集资本,令企业得以壮大,从而创造财富,进而保障就业。人们有了工作,则有助于企业壮大,继而创造更多财富。这是个良性循环,”布兰克芬说。
  高盛2009年第二季度赢利34亿美元,令高管们分红时“底气十足”。一些人提出,只有让投资银行重拾先前办事风格,比如发放高额薪酬,经济大环境才有可能走出阴霾。按照布兰克芬的说法:“如果金融体系完蛋,我们这行完蛋,那么其他所有人也会跟着完蛋。”
  美国剧作家戴维·黑尔称这种论调为“敲诈勒索”。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卢西恩·别布丘克说,对高盛员工而言,眼下经济形势欠佳,就业机会,尤其是高薪职位减少。哪怕高盛不发放高额薪酬,员工也不太可能惦记跳槽。
  在一般民众心里,投资银行似乎不是他们常打交道对象。然而,如果人们在汇丰等商业银行存款,用天然气煮饭,在英国奥克杜网上商店购物,购买美国服装销售商加普公司的服饰,使用荷兰汤姆-汤姆公司所产全球定位系统,乃至消费一份奶酪泡菜三明治……便意味着与高盛公司发生关联。
  高盛主要经营三类业务。作为投资银行,高盛为客户筹集资金,或以自有资金作出投资,常参与企业重组,与各行各业打交道。作为贸易公司,高盛从事石油、黄金、股票、债券等各种交易,以销售债券方式为政府筹集资金。作为资产管理企业,高盛为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富豪管理资产,向他们收取高额费用。
  不少分析师说,高盛一方面为大型企业、养老基金等客户从事证券交易,另一方面为这些证券所涉企业提供咨询,这就好比赌场经营者知晓每名赌徒行为,再利用所掌握信息为自己谋取利益,有失公允。
  高盛则辩称,获取更多市场信息有助于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好咨询,不存在滥用信息、违反监管法规的嫌疑。

  金钱贯穿始终

  高盛总部大楼里,人们口中不时冒出“利率掉期”、“信用违约”、“奇异期权”、“买卖价差”、“联邦债券”等术语。每一项决策,每一个指令,意味着资金全天候流转于各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各类企业和机构。
  莉兹·贝谢尔现年40岁,任高盛集团全球财务主管。谈及高盛现金流状况,她不假思索地说:“1642亿美元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高盛每天评估旗下资产,计算赢利或亏损金额,以便能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领域为例,高盛2007年一项日常评估显示,旗下次贷部门轻度亏损,持续大约1个星期。当时大多数金融机构尚未意识到风暴将至,但高盛管理层认为不应轻视这一亏损兆头,决定逐步减少所持次贷比例。次贷危机爆发后,高盛在这一领域亏损17亿美元,而瑞士最大银行瑞士银行损失580亿美元。
  “(相比于其他企业,)我们作出更好决策,”贝谢尔说。
  招募精英人才只是第一步,令他们卖力工作才是获胜关键。会计主任莎拉·史密斯说:“这是一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企业文化。需要你时,你就得来工作。如果有事找你,你却没接电话,那么你在这里也就待不长了。”
  “没人知道自己该有几天假期,因为从没有人休满假期,”史密斯说。
  另一名员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受训,要比别人跑得多、见得广,接触更多客户、对冲基金或股票相关人士,建立更多有价值的联系。”
  获取有用信息后,高盛员工随即与同事分享,然后“协同作战”。相比之下,其他金融机构所获信息在价值或数量方面难以与高盛抗衡,而内部员工又往往不愿与同事分享所知。谈及高盛团队精神,一名业界人士戏称:“他们是一伙聪明的暴徒。”
  以奖金制度为例,最终考核依据不在于个人表现,而在于企业整体业绩;高管只有在离职后才能售出企业奖励给他们的股份。“制度会筛去那些没法与他人合作的人,”投资者关系部门主管戴恩·霍姆斯说。
  忧患意识是激励因素之一。员工个人表现和企业整体业绩定期受评估,紧迫感如影随形。“我们对所做的一切都有一种深刻而持久的猜疑,”伦敦分公司负责人舍伍德说。
  这种不安全感始于员工加入高盛之前。求职者大多需要经历至少20次面试才能获得相应职位;入职后定期接受评估,表现优异者获高额奖励,排名靠后者面临“出局”命运。“我们每年对底层3%至5%的人(大约1500人)说再见,”欧洲分公司负责人之一理查德·格诺德说。
  对高盛员工而言,金钱是激励机制中最重要因素。按照一名前员工的说法,人们“完全执迷于金钱。我就像一头驴子,在最大、最多汁的胡萝卜引诱下朝前走。成功以金钱来衡量。总想要更多钱。如果没有购置更大住宅、更大游轮,就意味着落后。这是一种瘾”。
  对高盛及员工而言,归根结底就是要以最快、最好和最安全的办法以钱生钱,越多越好。
  “有没有可能过于雄心壮志?有没有可能过于成功?我不希望员工认为已经够了、该度假了。作为股东权益守护者,同时也出于社会使命,我希望员工继续干下去,不要给雄心设定终点,”布兰克芬说。
  布兰克芬2007年获6800万美元薪酬,创下华尔街之最。另外,他当时持有总价超过5亿美元高盛股份。尽管这样,布兰克芬坚称自己是“蓝领家伙”。

  人脉得天独厚

  与其他银行不同,高盛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干几年就会转行,例如合伙人平均服务年限为8年。按照一名员工说法:“赚够钱,然后走人。”
  对这些高管而言,最佳出路是在世界各国财政部、中央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觅得高级职位。以美国为例,历届政府及重要机构里不少关键职位由高盛前高管占据,如比尔·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乔治·W·布什政府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经济顾问罗伯特·霍马茨、纽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邓肯·尼德劳尔等。在英国,高盛为政府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不少高盛前高管任职于政府部门及重要机构,例如前首席经济师加文·戴维斯2001年至2004年期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董事长,而他的妻子休·奈是首相戈登·布朗的特别顾问。
  这种人脉资源为高盛带来得天独厚优势。美国财经记者安德鲁·罗斯·索金曾记述一则案例。高盛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尔森赴任小布什政府财政部长时向公众允诺,不会与高盛私下接触。保尔森2008年6月出访俄罗斯,获悉高盛管理层也在莫斯科,经财政部允许,与对方谈论全球经济形势。几个月后,政府接管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全额偿付高盛等金融机构所持保险合约,而非一些人所希望的折价偿付。电话记录显示,保尔森6天内给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芬打电话24次。不少人因而指责这背后“有猫腻”。
  金融危机下,高盛凭借政府救助而起死回生,更因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而与商业银行享受同等低利率。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说,这些华尔街金融机构所获巨额利润,实为美国政府所赠“隐形礼物”。

  相关稿件
· 合伙人制:造就高盛帝国 2010-02-01
· 高盛:暴雪加重通胀压力 2010-01-08
· 高盛:7.5万亿的贷款目标可能偏高 2010-01-05
·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高盛 2009-12-18
· 高盛总有新戏法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