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土地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
    2010-01-14    作者:记者 赵卓昀/内罗毕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一个人均G D P不到800美元的国家,肯尼亚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由此带来了土地分配不公、贫困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由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该国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市贫民窟不断扩大、失业人口有增无减及犯罪率持续上升。

  土地高度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

  在肯尼亚,土地高度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据当地媒体报道,肯尼亚全国73%的可耕地集中在10%的人手中,23%的人口没有土地,另有67%的人拥有的土地人均不到1英亩(约合0.4公顷)。
  殖民统治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根源。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殖民当局将肯尼亚中部高原地带大部分的肥沃土地分给了白人殖民者。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首任总统乔莫·肯雅塔没有对这部分土地实行没收政策。为解决肯尼亚人对土地的需求,肯政府当时出台了一些政策,允许人们以市场价购买土地,由于大多数穷人无力支付高额购置金,导致大量土地被新上台的权贵控制。
  此后数十年间,肯尼亚政府多次出台土地分配方案,但由于官员腐败严重,大多数土地最终还是成为极少数人的资产。

  人口增长快 农业产量低贫富差距大

  肯尼亚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土地产出较低。以肯尼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为例,全国种植玉米的耕地总面积为16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2吨。对当地大多数农民而言,人均不到1英亩的土地产出的粮食仅够糊口而已。在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部分农村人口只能向城镇和其他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迁移。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肯尼亚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22%,预计2009年肯尼亚人口增长率约2.7%,其中城镇人口增长率约为4%。人口大量增多产生了三方面负面结果:其一,肯尼亚全国近半数人口是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二,农村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过高,迫使部分村民向城镇迁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镇各类资源的紧张状况;其三,部分农村居民向人口密度低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迁移,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破坏。

  城市贫民窟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就业机会少、生育率高,平均每个有固定收入的肯尼亚人要供养至少8名亲人。而受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制约,肯尼亚城镇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在农村居民大量向城市迁移、人口增速居高不下、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的情况下,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等大城市不堪重负。贫民窟不断蔓延,已成为各大城市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首都内罗毕,近半数人口居住在大大小小数十个贫民窟里,其中,离市中心仅4公里的基贝拉贫民窟3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内居住着70万到100万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之一。

  相关稿件
· 肯尼亚“观鸟天堂” 2009-08-19
· 肯尼亚陷入严重粮食危机 2009-08-11
· 中国中兴华为等手机走俏肯尼亚 2009-07-29
· 法军舰在肯尼亚海域抓获海盗 2009-04-16
· 肯尼亚手机资费下降明显 200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