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2-01 作者:刘振冬 张莫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上周四,迪拜的危机让全球市场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一危机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受惊”,或令全球经济短期进入新一轮信贷紧缩。 不过,有经济学家认为,相比阿根廷和俄罗斯当年的债务危机,迪拜危机潜在损失的规模小了很多,对金融市场的实质性影响有限。况且,现在事情似乎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11月29日表示,将为境内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以作为应对迪拜债务危机的第一项政策举措。就迪拜事件而言,只可能定性为“金融危机余孽”,而非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导火索”。 有人可能会问,迪拜危机会不会影响各国政府对于经济复苏“速度”的判断,“经济刺激计划退出”会不会被延时。笔者认为,展望明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定量宽松政策的退出仍将有序展开。 在金融危机期间,西方各国央行采取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对种类不同资产的收购,这一政策缓解了全球市场流动性的匮乏。不过,在货币政策扩张的过程中,随着央行资产规模的膨胀,也必然带来资产泡沫和潜在通胀压力。
考察大宗商品市场、全球股市,资产泡沫和通胀预期已经再度回潮,资源大国——澳大利亚和新兴市场——印度已经开始逐步政策退出。虽然,近期美国失业率处于历史高位,但考虑此前历次经济危机中,美国都曾在渡过一段痛苦的无就业增长后,经济迅速复苏,主要研究机构已经预期,美国将在明年三季度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那么中国的政策呢?正在中国南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和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成为了市场感知政策冷暖的最新窗口。前者,在中欧领导人峰会上,温家宝总理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国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当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仍然应该是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过早“退出”会使成果得而复失。后者,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议还提出,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这中间到底透露了什么信息?“将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列出一长串政策清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第十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上表示。他指出,相对来说,明年中国财政政策会比较平稳,货币政策会有所变化。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政策的重点放在“宽松”上,2010年政策的重点会放在“适度”上。 相比国外,国内市场,楼市、股市的泡沫相比全球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外界担忧先于美国退出会加剧热钱流入。不过,考虑中国的“退出”方式将以数量为先,信贷由“宽松”转为“适度”无疑首先压制的将是资产泡沫,反而不会带来热钱压力,中国的政策退出或将早于美国。
回头看迪拜的发展历程,地产与金融的捆绑发展,造就了这颗阿拉伯世界的耀眼明珠。但是,这种空心化的捆绑发展模式,也直接埋下了这次危机的隐患。借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凡是靠房地产拉动的国家,结果没有不是崩盘的,世界老大美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的老二日本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在世界上大概只有德国逃过这一劫,凡是这个地球上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国家结局都是崩盘,尤其当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结合成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时,不崩盘那简直就不是经济。” 此次金融危机后,迪拜房价暴跌,与去年高点比,最多的已下跌70%。在中国,房地产业对金融对经济的捆绑同样严重。截至今年6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6.21万亿元。虽然上半年经济增长几乎全靠政府资助的固定资产投资,但在第三季度,房地产的投资速度明显加快。同期,北京、上海、深圳、海南房价再度飙升,也已经超过了上次高点。 因此,考虑到货币、资产、泡沫的三角关系,明年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适度”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中国的宏观经济决策在用词上和西方成熟市场有一定的差异。在政策调整方面,从实际决策效果看,中国不用“退出”这样的词汇,而是用诸如“动态微调”此类比较温和的用词。从2009年上半年月均1万亿的信贷投放,6月份1.53万亿,7月份3559亿,到10月份只有2530亿,第三季度的调整幅度之大,实际上已经对经济增长的超预期做了超前的微调,总体上看对经济平稳增长是有利的。 经济学家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2010年必然面临扩张型政策退出这样一个主题和政策任务。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必然有个退出的时间方式的选择,即退出的方式、节奏、力度将成为影响2010年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主线。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首先看到的将是财政资金运用微调和准备金率的调整。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汇率和利率的调整效果更好,使得整个经济的复苏和资本市场的恢复、上扬持续时间更长。 在退出时间的判断上,可以设想刺激型政策退出的各种可能性,例如,过早退出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二次探底,这一点的可能性目前看较低;第二种可能性是等到物价显著有上升盈利时再退出,这种退出方式会导致2010年上半年市场的大幅攀升以及随后不得不采取严厉的紧缩导致市场的大幅调整。第三种可能性则是较为平稳的退出。但是究竟在何种条件下退出,需要进一步的观察,2009年三季度的动态微调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