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应抵制住保护主义诱惑
    2009-08-05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尚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伴随着欧盟经济因受金融危机打击陷入严重衰退,一股保护主义暗流正在欧盟内部涌动,而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对此,中欧经贸专家们认为,欧盟和中国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危机时刻更需要携手抵制住保护主义诱惑,共克时艰。
    欧盟成员国7月27日正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线材征收最高达24%的正式反倾销税,为期5年。这只不过是欧盟近来针对中国钢铁等产品发起的诸多贸易保护主义攻势之一。
    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虽然只发起了两项新的反倾销调查,但这两项调查均针对中国,分别涉及货运扫描系统和钼丝。
    同期,欧盟还对产自中国的线材、铝箔和无缝钢管三类进口产品作出了反倾销初裁,决定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而上半年采取的3项正式反倾销措施均指向中国,分别涉及钢铁紧固件、预应力钢绞线和蜡烛,尤其是4月初蜡烛一案就发生在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后不久。
    尽管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伦敦金融峰会上郑重承诺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时隔仅一周欧盟便把这一承诺抛之脑后,这引起了欧盟进口企业和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把欧盟的这一做法列为伦敦金融峰会后全球明显违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的四大“典型”事例之一。
    英国零售商协会发言人阿利斯代尔·格雷评价说,投票赞成对中国蜡烛征收反倾销税相当于是给贸易保护主义投了一票,这便宜了少数欧盟生产企业,却牺牲了广大零售商利益。他说,欧盟先前还对中国节能灯泡、鞋和螺钉采取了反倾销措施,这些都极大地抬高了零售价格,无异于惩罚欧盟消费者。
    近年来,欧盟一直是全球最热衷于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经济体,并且矛头频频指向中国。今年6月30日,欧盟实施的正式反倾销措施共达129项,另有7项反补贴措施,这些措施中涉及中国的超过1/3。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攻势逐步展开。按照欧盟内部程序,相关决定恰好是在近期陆续抛出。
    在竭力保护自身市场的同时,欧盟上月还与美国联手,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试图迫使中国取消基于环保理由采取的原材料出口限制,好让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廉价的原材料供应。里外之间,欧盟将自身利益摆在了首位。
    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内部就因为部分成员国置别国利益和欧盟规则于不顾,采取保护性做法而闹得不可开交。
    长期从事中欧经贸关系研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邓肯·弗里曼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容易助长保护主义歪风。在欧盟内部,因为经济形势恶化,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和行业的确抬高嗓门,以维持就业为由向政府施压要求获得保护。
    “但是,保护主义无助于任何一方。贸易让中欧双方都曾受益。在当前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下,双方应该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确保不要关闭市场,”弗里曼说。
    为推动中欧双方通过扩大贸易和投资来共同度过当前的经济困境,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已四次组织企业赴欧开展贸易投资洽谈交流活动,每次都给中欧双方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商机。弗里曼评价说,这是中国向欧盟摆出的一个重要姿态。面对当前经济危机,作为两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欧理应携起手来共渡难关。
  相关稿件
· 应对欧盟贸易保护首次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2009-08-04
· 中国首次向WTO告欧盟 2009-08-03
· 商务部:欧盟对中国盘条征收反倾销税实无必要 2009-07-31
· 欧盟对华反倾销全球贸易将受损 2009-07-30
· 欧盟保护主义再抬头 对中国线材征反倾销税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