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府6月30日举行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首次大型能源招标,英国石油公司(BP)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联合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鲁迈拉(Rumaila)油田是当天8块标的油气田中唯一成功招标的油田。
唯一硕果
招标活动当天在位于首都巴格达绿区的一家酒店举行,向公众现场直播。招标原定6月29日开始,因沙尘暴天气推迟一天。
英石油和中石油组成的竞标团拿下鲁迈拉油田的技术服务合同。鲁迈拉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迪亚拉省,蕴藏170亿桶石油,是伊拉克最大油田。
路透社报道,英石油和中石油得以赢得这份合同,主要原因是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率领的竞标团拒绝接受伊拉克政府提议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用。
来自中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其他石油企业同样坚持伊拉克政府增加技术服务费用,致使伊拉克石油部未能落实另一块大油田基尔库克油田的技术服务合同。其余招标油气田有的未能成交,有的根本无人问津。
美国经济预测机构“IHS国际观察”中东能源分析师塞缪尔·齐斯茹克说,这一结果将令伊拉克政府相当失望“伊拉克把全局发展寄托于本轮招标,”他说“只落实一个油田合同的事实非常令人失望。招标未获成功。”
不过,石油部发言人阿西姆·吉哈德否认这种说法。他在招标结束后说:“结果并不令人失望。”
条件苛刻
一名石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告诉路透社记者“伊拉克政府和外国石油企业的期望值并不吻合。”
石油部长侯赛因·沙赫里斯塔尼先前在电视讲话中说“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在今后5年内把石油产量从日均240万桶提高至超过400万桶”,实现这一目标意味伊拉克国库今后20年将额外入账1.7万亿美元。
他说,其中300亿美元石油收入将支付给开采这些石油的企业,其余部分“将资助伊拉克全国包括学校、道路、机场、住房和医院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上述目标,石油部向竞标企业开出苛刻条件:中标企业必须与以南方石油公司为首的伊拉克国有企业合伙,在完全独立融资的前提下与之分享管理权;中标企业以每桶原油为单位收取固定服务费,但若未能达到伊拉克政府所设产量标准,将无法得到任何利润分成和服务费。
路透社报道,英石油和中石油最初提出为超额生产的原油收取每桶3.99美元服务费,但随后不得不接受石油部开出的每桶2美元价格。这两家企业还提出日均产油285万桶,超过石油部设定的日均175万桶目标。
唯一竞标基尔库克油田的竞标团由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率领,提出为超额产量收取每桶7.89美元服务费,但也被伊拉克政府压价到每桶2美元。
安全担忧
这次油气田招标是伊拉克1972年石油国有化以来,外国能源巨头第一次有机会立足伊拉克石油产业。伊拉克是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已探明储量1150亿桶。伊拉克大约80个已探明油田中,只有20多个已完全或部分开采。
伊拉克油田招标恰逢6月30日“国家主权日”。伊拉克在这一天全国放假,庆祝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城镇。
为打消外国企业对伊拉克今后安全局势的担忧,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表示,伊拉克政府将向外国投资“提供安全保护和全部保证,提供确保投资成功需要的全部设施”。
除安全考虑外,一些外国企业在竞标结束后质疑伊拉克石油合同透明度,尤其是看到未了的合同将留给伊拉克内阁定夺。
与此同时,油气田招标在伊拉克执政圈内部引发歧见。库尔德少数派和国民议会一些议员谴责政府上述石油交易非法。伊拉克石油产业一些人士则批评政府贱卖国家石油财富。
(新华社专稿)
外媒反应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是伊拉克在近30年来首次将油气田面向国际招标过程中达成的首份合同。
《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些专家指出,西方国家不应对中国企业经营伊拉克油田感到担忧,因为这能让中国在促进伊拉克地区稳定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国际经济学项目负责人马克·瑟尔韦尔7月1日在香港发表演讲时称,如果希望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负责的股东,那么就需要让中国在世界上购买股份。
《金融时报》指出,伊拉克吸引外资进入其石油业的首次重大努力,遭到外企的强烈抵制。只有BP和中石油愿意同意巴格达的苛刻条款,使它们赢得将该国鲁迈拉油田打造成全球第二大油田的投标。行业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公司的分析师亚历克斯·芒顿表示,虽然该合同不会带来高利润率,但这将扩大BP在中东的地盘。目前该公司在该地区的地盘小于竞争对手。对于BP的合作者中石油来说,开发鲁迈拉油田将提供一个机会,让中国保障石油供应,同时与一个关键石油国家发展关系。(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