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9-11 本报驻伦敦记者:马建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8日,英国首相布朗率领内阁全体成员从伦敦开赴有“英国制造业中心”之称的伯明翰,发起“制造业战略”。曾经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以其制造业引领工业革命、在全球独领风骚的英国,现在又希望借助制造业的振兴以挽救经济颓势。 虽然人们对以制造业振兴英国经济的效果看法不一,但大家普遍认为,在伦敦金融城今年数千人失业的大背景下,制造业似乎已经成了布朗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英镑与美元汇率已从1:2.11的最高点下降到目前的1:1.75左右,降幅约为17%;而英镑与欧元和其他主要货币的比价在12个月内也跌掉了15%。 面临来自德国、日本相对成熟的高新技术出口,以及中国、印度等具备成本优势的新型制造业大国的竞争,英国全国的制造业都陷入困境。 事实上,不仅仅是制造业,由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结构转型,英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许多企业都因效率低下而被海外公司收购。其中包括电讯制造、航空港口、货运码头、银行、证券、手机等领域的企业。 雪上加霜的是,受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影响,英国的优势产业——金融业也出现了问题。 英国经济曾实现了1992年以来连续63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但在今年第二季度,英国经济增长则戛然而止。 本月2日,布朗公布了一个总额约10亿英镑的房产市场刺激计划。按照该计划,政府将采取包括按揭贷款拯救计划、共有房产产权和提高印花税征收门槛等措施力挺房市,但经济界不少人士并不看好这个计划,认为它是杯水车薪。 在连续20多年冷落制造业——变卖了汽车厂、电讯制造企业等百年老字号之后,面对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国内房地产的一蹶不振,特别是近期英镑的直线走低,英国政府似乎突然发现,只有制造业才能救英国经济于水火中。 伯明翰曾是英国的制造业中心,包括2005年被中国南京买走的罗孚汽车公司都曾在伯明翰附近的长桥辉煌了将近一个世纪。但由于效率低下和英国经济政策从1986年以后将制造业列为“夕阳产业”,逐渐将经济重心向金融、服务和教育等产业倾斜,加快了英国制造业的颓势。仅罗孚厂倒闭就导致6000名左右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失业;而今年在该厂的原址上重新开启罗孚跑车的生产,则只雇佣了250人。 英国商会主席戴卫·弗罗斯特指出:“制造业在英国遭冷眼多年,制造业从业人员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0多万人下降到现在的不足300万人。人们一窝蜂地涌向服务业,英国的经济已经严重失衡,英国需要一个强大的制造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