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高效率 救灾志愿者也应组织有序
    2008-06-04    本报驻东京记者:钱铮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进入汶川地震专题]

  阪神地震发生的1995年在日本被称作“志愿者元年”。当时,许多志愿者仅凭个人热情奔赴灾区,由于组织无序,造成各受灾地区志愿者人数不均衡,信息不畅通,甚至出现志愿者救人不成反需救的情况。为了防止类似的混乱局面此后再次发生,日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成立管理部门。现在日本发生灾害后3天内,灾害救援志愿者总部就可以开始运作。灾害救援志愿者总部的运营资金和物资器材主要来自日本政府的灾害对策总部,还有一部分来自个人或团体的捐助。志愿者总部一般分成总务部门、志愿者部门和公关部门。在救援活动开始前,总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调配和管理物资器材、与相关部门联系和协调等。志愿者部门除设立和管理签到台、休息场所外,还负责统计各受灾地区对志愿者的需求。公关部门承担的任务包括收集和提供受灾和避难场所信息、制作传单等宣传品并向居民发放、发布救援物资募集信息等。
  其次是建立志愿者提前登记制度。日本有关部门平时就接受志愿者登记,目的是让志愿者们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就能通过交换信息等方式建立良好的联系。
  第三是建立志愿者保险制度。为防止志愿者在救援过程中发生意外,日本规定志愿者有义务加入志愿者保险。在救灾现场,负责志愿者登记的有关人员必须先确认志愿者是否加入了志愿者保险。如果未加入保险,志愿者要当场办理投保手续后才能投入救灾活动。
  第四是建立严格的监控制度。灾害发生后,灾害救援志愿者总部会综合考虑各方对志愿者的需求、待命志愿者的人数和特长、可供使用的物资器材等因素,然后编制相应的救灾计划。志愿者被派出后,总部会跟踪志愿者、物资器材和车辆的动向,同时预测今后还需要多少志愿者、物资和车辆。
  为了方便管理,志愿者会被编成小组,在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统一前往指定地点救援。小组负责人会向志愿者总部汇报救援情况,总部则会根据这些反馈调整工作安排。救援结束后,小组负责人向总部汇报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有了这些系统的管理方法后,日本志愿者可以被有序组织在一起,从而提高救灾的效率。

相关链接

  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在长期与地震作斗争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部门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发挥主要作用,但来自民间的志愿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5年1月17日,日本大阪和神户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约10万志愿者立即奔赴灾区救灾,首批志愿者在及时救灾抢险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在随后的救灾活动中,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在献血、募捐、服务灾民、提供物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让整个社会对志愿者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有了飞跃。

  相关稿件
· 日本能源白皮书:国际原油价格已背离供需 2008-06-03
· 罗奇:美国经济放缓可能拖累日本陷入衰退 2008-06-02
· 日本:自掏腰包 过上“碳中和”生活 2008-06-02
· 日本专家:灾后避难需防“经济舱综合征” 2008-06-02
· 电子产品关税惹争端美国日本联合状告欧盟 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