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24 本报驻纽约记者:陈刚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宣布大幅降息,美国股市为此跌幅收窄,但市场上观望阴霾一时难散。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奥本海默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 李山泉指出,美联储22日突然降息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原来以为美联储降息的幅度最多不过0.5%,而美联储降息幅度却达到0.75%。从货币金融理论上讲,非预期性的货币政策才会有效。一般来说,美联储降息超过预期会使市场出现大幅上涨,但从交易角度看,由于全球股市最近几天出现小规模股灾,纽约股市与海外市场出现了联动效应,22日纽约股市补跌后的反弹取代了上涨。 李山泉认为,美联储积极的货币政策对股市和美国经济到底有多大的拯救作用,最终还要取决于投资者对政策的消化和认知。任何政策都有一个消化过程,美联储和投资者都会对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 最近一个时期,美联储官员频繁表态,认为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远远高于通货膨胀风险,而后者在高油价的拉升下也在逐步走高,这势必会对美联储的降息空间加以限制。李山泉指出,在美国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实际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预计,鉴于美联储已将利率下调到3.5%,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下滑,美联储利息下调的空间只有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未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会降至3%。李山泉还说,虽然股市下跌,但是粮食、能源的价格回落的幅度非常有限,原因是供需矛盾依然紧张。 美国次贷危机是本轮全球股灾的“始作俑者”之一,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新兴市场国家也未能幸免。李山泉认为,此前亚洲经济自成体系已与美国脱钩的观点不攻自破,美国发生问题亚洲不受影响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尽管说亚洲自身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从经济关系来看,美国在全球经济当中还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会直接影响到亚洲国家的出口。就金融市场来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本流动变得越来越容易,一个地方出问题势必波及其他地区。今后,全球各个市场的互作效果将更加显著,中国投资者将会更加关注全球主要市场的变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