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18 本报记者:肖莹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图为纽约商品交易所。本报资料照片 | 由于新发布的美国零售数据疲软、花旗和英特尔的业绩令人失望,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同时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下滑。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将主导近期商品市场,但新兴经济体的旺盛需求仍有希望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扬。 本轮全球大宗商品牛市行情始于2002年,期间每逢价格波动就有经济学家放言牛市基础出现松动,但从5年来国际油价(400%)、铜价(200%)、锌价(100%)的上涨幅度看,这些预言都没成为事实。如今,尽管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冲击下显露出衰退征兆,但“长了记性”的经济学家们多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未来走势表示乐观。 根据以往经验,美国经济维持增长态势,是全球原材料需求持续扩大的最大推动力,也就是大宗商品牛市行情的“发动机”。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称,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鼓励国内采用乙醇等替代燃料,由此极大地推动了作为原材料的玉米价格的上扬。去年,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大涨,背后的需求因素中有60%都是由美国大量采用替代燃料引起的。 有鉴于此,在美国经济衰退几率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又有一些分析人士担心,本轮大宗商品的牛市行情或将结束。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商业周刊》及《国际先驱论坛报》均载文对此进行了反驳。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指出,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旺盛需求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文章援引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前任首席执行官顾之博的话说,即便美国经济放缓导致中国出口需求下降,但由于国内铁路、机场和桥梁等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对铜、铁矿石、煤和镍仍存在大量需求。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文章认为,迅猛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产生了巨大需求,再加上全球能源、粮食的供给日趋紧张,已经创造了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以原油为例,石油公司虽想迅速增加产能,但勘探和开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且随着各国环保规定日益增多,获得政府的开采许可也越发不易。与此同时,高油价催生的替代燃料开发使玉米等粮食作物开始供不应求,而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天气更使其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称,应当看到,如今大宗商品不仅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更成为投资避险、资产保值的渠道。由于美元持续疲软、股市投资风险逐渐加大,大量国际资本将不断进入大宗商品市场,从而推动石油、黄金、粮食等价格的进一步走高。 不过,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不赞同上述观点。他们认为,黄金、白银、铂等贵金属价格虽然在近期连创新高,但包括铜、铝在内的基本金属价格却在不断下滑。而美花期集团巨额亏损消息公开后,全球大宗商品几乎全线下跌,这说明,大宗商品市场对美国经济的走势仍然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学者认为,前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尚未对美国经济放缓做出巨大反应的原因有二:投资者将大宗商品当作投资多元化的一个途径;美元的持续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被相对推高。但是,这两种因素都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