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危机是否会终结全球经济繁荣?
    2007-08-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日前刊文,专门探讨目前的信用危机是否会终结全球经济繁荣。
  这篇由罗伯特·塞缪尔森撰写的文章说,就在几星期前,《财富》杂志还宣称世界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繁荣之中”,但眼下股市和债市的动荡却引发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全球经济稳定吗?周期性的危机是否会在某一天导致一场大灾难?
  文章提到,一个世纪前,全球经济经历过一轮繁荣周期,从1896年到1913年,全球贸易几乎翻了一倍。轮船和电报费用的降低使各国融合更紧密。
  与此相比,当前的全球经济繁荣更亮眼。从1990年到2005年,世界贸易增长了133%。供应链日趋全球化,自1985年以来,全球制造业中进口部件的比例翻了一番,达到近30%。跨国资金流动数额巨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字,2005年已达到6万亿美元。
  货物、服务、技术和资金的大量流动显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当前的全球经济无疑面临着一些巨大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例如石油供应、贸易不平衡。当然,全球金融也是一大不稳定因素。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更多的债券类型以及更多的跨国交易。
  尽管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现在是关注焦点,但这似乎并非真正的问题所在。美国风险最大的抵押贷款规模有限,损失有限,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金融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165万亿美元,美国就有近50万亿美元。真正的问题在于损失有些“出人意料”,这已引发了市场对风险的广泛重估。投资者们不知道这些次贷坏账到底在谁手里。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些欧洲银行和基金竟然遭受了很大损失。因此其结果是一场信用危机。
  德雷克塞尔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梅森说,当前最根本的金融危险来自投资者过去“过度借贷”去购买有风险的证券。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出于规避风险考虑,争相抛售劣质的债券和贷款时,会造成更多损失。在全球资本市场联系紧密的今天,信用危机可能会使人丧失信心,导致信贷收紧,最后使一轮全球繁荣终结。
  相关稿件
· 纽约人寿获标普最高信用评级 2007-08-23
· 欧盟委员会将调查信用评级机构 2007-08-17
· 我国农村信用社新管理体制框架已全面建立 2007-08-13
· 出口信用保险助推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合作 2007-08-13
· 吉林信用担保支持民营经济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