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7-20 本报驻巴黎记者:卢苏燕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在GDP年均增长18.0%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物质积累与社会文化繁荣、短期飞跃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先后获得“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殊荣。本报资料照片 | 7月1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北京公布了《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这份在中国政府全力支持下,由经合组织专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查撰写的报告长达300多页,提出50多项具体建议。 该报告的组织者之一、经合组织环境问题专家克里斯蒂安·阿弗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报告想明确传达给中国公众三个基本信息:中国政府对环保工作非常重视,但政策落实还有待加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应在发展的同时促进环保;全世界应该进一步加强在环保领域的合作。 阿弗鲁是经合组织环境部环境状况与信息负责人,他直接参与组织和撰写了这份关于中国自1990年以来环境状况的评估报告。他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这些政策非常好,方向也完全正确。在撰写评估报告的过程中,经合组织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治理环境的良好意愿和决心。 阿弗鲁强调,中国政府和经合组织在许多环境问题上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如双方均认为,中国的环境状况近年来出现恶化与经济快速发展有关,也与政策贯彻不力有关。他分析指出,政策贯彻不力主要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为此,经合组织建议中国政府加强对国家环保政策在各地落实情况的考察和监督,提升环保部门的地位,授予环保部门更多职权,从而大幅增强国家环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阿弗鲁表示,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有目共睹,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如果中国能继续增强市场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对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补贴,对机关、企业和个人一律实行谁污染谁支付的政策,也就是说将环保的理念有机地融入经济发展之中,让全社会每个人都参与环保,推动从强制环保到自觉环保的过渡,实现经济与环保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将使中国的发展如虎添翼。 阿弗鲁说,环保问题涉及整个人类的未来,保护环境需要全世界齐心协力。因此,必须加强在环保方面的国际合作,及时交流和推广环保方面的新发现和新技术。他建议中国进一步增加对环保技术的投入,特别是鼓励和扶持绿色农业、可再生能源以及洁净交通等领域的研究。他表示,经合组织非常愿意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为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共同努力。 《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公布后,国外不少媒体以较大篇幅进行了报道,一些媒体在报道时片面指责中国不重视环保。对此阿弗鲁直言不讳地指出,类似报道完全没有抓住评估报告的核心,“因为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和中国一道解决全球面临的环保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我们坚信,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将给整个世界、特别是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国家提供一个良好榜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