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丛林里的狂欢节——“博伊蹦巴”
    2007-07-04    本报记者:陈威华 文/摄    来源:经济参考报
  帕林廷斯,一个人口只有九万人的亚马孙河边的巴西小城市,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有相当于当地人口数目的各国游客为它心动不已,甚至必须提前一年预订住宿。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带有浓烈亚马孙风情的狂欢节——“博伊蹦巴”。
  在当地土语中,“博伊”是“牛”的意思,“博伊蹦巴”就是“牛之祭”的意思。“博伊蹦巴”最早是在马瑙斯地区橡胶业繁荣的年代由西欧移民带入巴西的,后来加入了原住民族文化因素,并结合了亚马孙流域的诸多传说,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的狂欢节,时间一般是6月份最后一个周末的周五、周六和周日三天。
  巴西亚马孙州旅游局官员泰奥·克雷亚介绍说,“博伊蹦巴”拥有一个脉络完整的民间传说。话说十七世纪,在一个农场里,一头人见人爱的牛被放牛的黑人奴隶弗朗西斯科大爹偷着给杀了,因为他怀孕的妻子卡迪蕾娜大婶想吃牛舌头。庄园主把弗朗西斯科大爹抓来审问,后者坦白了事情发生的经过。这是一场滑稽、幽默并且充满戏谑的对话。庄园主气得暴跳如雷,放牛人屡屡洋相百出,观众惋惜而无奈,紧张的气氛笼罩全场。正当观众为放牛人的命运担心的时候,在巫师们的强力祈祷下,被杀了的牛竟然死而复生,于是全场一片欢腾,所有人载歌载舞,皆大欢喜。
  类似于“博伊蹦巴”的狂欢节在巴西许多地方都存在,但是以帕林廷斯的最为著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融入了许多印第安特色,另一方面还因为帕林廷斯的“博伊蹦巴”已经演变成了歌舞竞技比赛。在三天时间里,包括游客在内的所有参与者分成红蓝两组,整个城镇都被染成红蓝两色,一草一木都被卷入兴奋甚至疯狂的漩涡中。
  额头上带着星星标志的黑牛叫做卡普里首索,代表蓝队。额头上带着心型标志的白牛叫做卡朗奇多,代表红队。两队的舞台布景和演员服饰的制作都十分讲究,各自组建了协会进行研究,力争每年都能够推陈出新,让人耳目一新。每天晚上,红蓝两队分成上下两个半场,在帕林廷斯特意为“博伊蹦巴”修建的竞技场斗舞。双方的支持者泾渭分明,各自占据竞技场的一半看台,在对方舞队表演的时候往往无动于衷,而在本队表演的时候难耐热情,一直跟着乐队敲出的节奏舞动。
  当地居民卡尔曼告诉记者,狂欢节是当地人每年最为期盼的日子,在这三天里,大家把各种烦心事抛诸脑后,一心一意跟着节奏舞动,在竞技场里跳得不过瘾,还可以到街上跳,直到累得跳不动为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