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7 本报记者:刘洪 班纬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亏损、裁员、股价下跌,一连串的坏消息让刚过去的2006年成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噩梦:前有高油价导致市场萎缩,后有日系车扩展蚕食份额,“底特律三巨头”连连败退,甚至有破产之虞。
按照最新的公布数据,2006年福特在美国市场销量下跌了8%,去年1至9月亏损高达70亿美元。根据福特自己评估,其北美市场在2009年不会有好转的迹象,未来三年预计亏损总额将达到170亿美元。
“底特律老三”的克莱斯勒现为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的美国分部,也是困境重重。2006年克莱斯勒在美国市场销量下跌了7%,受此拖累,整个戴-克集团在美销量下降了5%。在克莱斯勒的拖累下,戴姆勒公司一度传出欲于克莱斯勒分道扬镳的说法。
身为老大的通用汽车情况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该公司在2006年实行了一系列“壮士断腕”式的痛苦改革:裁减小时工3.4万人、拟关闭工厂12家、削减各项开支90亿美元。但年终盘点,尽管仍牢牢保持着全美老大的位置,但去年整体销量下降了8.7%。
美国汽车陷入困境,与美国汽车工业成本过高有关。去年三巨头主管与美国总统布什面陈时,就抱怨过高的福利开支拖累了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但更主要的,美国工业收到了高油价的冲击。在低油价时代,美国人青睐车辆宽大、动力足的美式车,但随着高油价成为现实,美国人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更节油和小巧的车,于是,日本车大行其道。
展望2007年,这种趋势仍会继续。根据市场人士的普遍预期,日本丰田公司将于今年超过福特,历史性地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商。日本车在节能上的先行一步,成为世界汽车业的最大赢家。从“底特律三巨头”在今年北美车展推出多款节能汽车来看,美国汽车工业也充分认识到市场的趋势,并正在奋力追赶。但基于沉重的历史负担,美国汽车工业转型非短期内能完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