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术期刊强化论文审查程序
    2007-01-1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忠霞    来源:经济参考报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学术造假带来的负面效应会严重挫伤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2006年,一场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及其合作者的骗局让有关学术机构颜面大跌,曾发表黄禹锡论文的《科学》杂志将这一丑闻列为“年度崩溃事件”。学术期刊如何反造假,已成为科学界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科学》杂志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女发言人皮诺尔对本报记者说,《科学》杂志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中,有大约35%到40%来自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能够在享有盛誉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极大的肯定,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

    因此,学术造假丑闻的发生促使各类学术期刊开始重新审视论文风险问题,提高编辑和评审专家的防范意识已是大势所趋。
    皮诺尔指出,《科学》杂志有一个专门审稿编委会,由来自全世界的1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他们负责审定提交到《科学》杂志的各类论文的重要性和可信度。这些论文只有约1/4能通过编委会审查,然后由外部专家进行匿名评议。
    杂志现行的论文审核程序是基于对研究人员的信任而设定的,用总编辑唐纳德·肯尼迪的话说,“科学期刊不是为侦查造假而设计的”。然而,黄禹锡事件以及2006年学术界查处的其他不端行为让各期刊不得不直面现实,在当前科学论文发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以信任为基础的审稿原则就不得不作出改变。
    为此,《科学》杂志认真听取并接受了独立委员会提出的更为严格的论文审查程序,即制定论文风险评估模板,对于“高风险”论文,审查工作应异常谨慎严格。所谓“高风险”论文是指那些可能与人们直觉相悖的科学发现,以及有可能引起媒体或政界强烈关注的具有轰动效应的研究成果。“高风险”论文提交后,除常规审查外,还应额外再接受一层审核,比如要求论文作者提供更全面的论文原始数据等。
    另外,独立委员会还建议《科学》杂志,要求论文署名的所有研究人员提供材料,详细说明自己在这项研究中的贡献。这样,既可杜绝附带署名过多现象,又可在审查过程中有疑问时直接询问相关研究人员。
    遭遇论文造假的美国《细胞》杂志也表达了同样看法。由于图像数据涉嫌造假被质疑,中国台湾中兴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已正式从《细胞》上撤销了2006年10月发表的细胞学论文。《细胞》杂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编辑对记者说,非常遗憾发生这种对杂志、研究人员以及整个课题领域来说都不光彩的事,他们今后将加强数据、图像审查,但“研究人员的自律不应由编辑来督促、检查,这是他们最起码的责任,也许那些大学、研究机构应反省他们培养科研人员的体系中缺失了什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