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7月5日《扬子晚报》)
房事难!不知多少人正在为房子着急上火,再加上这鬼扯的高温天气,足以将大伙儿烤得里嫩外焦。所幸国土资源部徐部长一席“再过一个季度房价会下降”的预言式表态,给购房者们带来了一丝凉意。尽管这个预言不一定能够兑现,但是来自部长的声音,意义非同小可。
现在正值盛夏时节,徐部长所说的“再过一个季度”,到底是待到秋季“秋后算账”,证实预言能否成为现实、诺言能否兑现呢?还是“大约在冬季”点燃楼市冬天里的一把火?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如此含混的表达,公众显然不是第一次面对。当然,我们不能将责任归咎于这些预言家或是承诺者。楼市走到今天,有许多错综复杂的东西掺杂在里面,不是一人、一地、一部门可以解决的问题,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必将是一个系统的改革。
近些年来,总会涌现出零零散散的官方预言家或者发言人,来为虚火旺盛的楼市和肝火旺盛的购房者降降温。“房价将出现下跌趋势”、“楼市近期内将有变动”、“政府正在努力调节房价”……无论是这种信息来自官方还是官员,每一次都能够让大家怦然心动。但每一次怦然心动过后,回头看看房价,依然停留在高价位上。按照这种下跌的趋势,不知老百姓何时才能享受廉价的住房。
当然,没有人怀疑政府和官员不够努力,但人们同时更是怀着这样一个信念:尽管楼市的利益博弈错综复杂,但终归会有尽头;虚火旺盛的楼市,总有民生落地的时候。可现实是,经过政府几轮的楼市调控,房价几乎还是雷打不动,甚至连“俯卧撑”都懒得再做。涨的时候多于跌的时候,老百姓在热切的期待和官方的安慰中不断放低期待的底线。
无论是官方还是官员的预言式承诺,房价如何落地是个大问题,而个中的关键在于——必须守住房价的底线。这不仅仅是一种表态,更是一种责任。在这场多方组成的博弈中,官方必须站在弱势的购房者这边,而不是仅仅在苦涩的汤药里频频加上一匙糖。
因此,官方应该是倾向于购房者、主动代替百姓博弈的一方,这是一种政府应该承担的民生责任。如若不然,任凭楼市风起云涌、百姓叫苦连天,政府恐怕也不会有心痛的感觉。没有心痛的感觉,预言式的安慰只能激起舆论的狂欢,而对现实的动摇之力近乎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