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依然在持续它的错误。美国资产市场价格已大幅回升,但依然只盯住通胀的美联储还在持续超低利率政策。在中心货币超低利率背景下,中国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中国对房地产市场启动了包括消费信贷、土地、税收等政策工具,试图促进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但由于流动性推动的货币扩张还在持续,负利率环境仍在持续,使得市场产生了重大分歧:一方认为目前政策已经可以使得房地产市场理性调整;另一方认为,由于整体宽松货币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不变,目前房价企稳只是短期现象,或者说资金会挤出到另外市场造成泡沫。 中国房价畸高的两个根源,一是地方政府财政结构问题,二是长期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政策造就的货币环境。应该说,货币总量政策不改变,房地产市场调控就难以取得最终成果。 而目前美国中心货币政策造成的全球宽松货币环境,正是中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最大难点。 今年第一季度,央行外汇占款增加7491亿元,新增额为去年同期的2.1倍,显示出国际资金流入中国的态势。 在美国低利率政策下,现在香港地区房贷利率不足1%,中国台湾地区房贷利率只有2%左右。3月下旬,一家外资银行在上海陆家嘴五星级酒店举办论坛,直接向他们在上海的高级私人客户推介——“我们总行在香港目前推出的房贷年利率不到1%,实际只有0.8%左右,很适合上海客户在香港投资房产。”这种推介,其结果不是中资炒客赴香港,而是香港资金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这是美元超低利率推动资金流入中国的典型案例。 而美联储超低利率政策维持时间越久,对中国市场的伤害就会越大。要知道,目前我国房贷利率大约在5%,只有美元利率加到3%左右,才会对这种利率套利产生影响,而这需要至少一年半的时间。 美元维持超低利率,对中国货币紧缩政策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直接限制了中国央行加息;二是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我国,在货币总量上,通过资本流入、外汇占款等渠道推动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扩张。这两方面的影响,都不利于中国目前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供方影响占大头的市场。房地产价格下降多是房地产商的主动或被动的价格下降。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价格下降,即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进行主动降价推动的。 2008年初中国是执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危机推动了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而当下,则是从一个宽松货币环境推动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房地产商现金流状况良好,并没有主动降价的动力。这种改变必须要通过整体货币环境、融资环境来实现。 是时候呼吁美联储改变超低利率政策了。 美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复苏。2010年以来美国股市涨幅超过9%,是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之一。美国一季度GDP数据即将公布,市场预期高达3.5%。3月份,美国制成品PPI同比增速高达6.1%,比中国5.9%的水平都高。从环比来看,制成品PPI过去5个月环比折年率高达9%,美国国内的通胀问题已经不只是压力,而是现实。 目前美国保持超低利率的理由,是高失业率以及信贷低增长,但这均不是低利率所能解决的。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不能再冀望资产价格高增长来实现。这只会再蹈危机的覆辙。 中国应该呼吁美国尽快、最大程度改变超低利率政策。不然中国将难以改变国内依然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现实。 还有另外一条路。按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国欲实现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需要严格的资本管制,而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大幅下降,已被学术界和市场充分认知。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能做的,唯有加强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作者系本报评论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