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摇摆的民间投资 就有消失的内需经济
    2010-03-26    作者:陈宁远    来源:东方早报

    3月24日中国政府网刊登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再次强调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本次会议的结论,被当成是一轮新的国退民进的契机。
  细读会议提出的四条措施,人们仿佛有理由做出一些乐观的预期。因为内容不乏新意,甚至是标志性的新意。比如第一条谈到“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就设想了“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收费补偿机制、实行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给予信贷支持和用地保障等多种方式”,让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这个力度是空前的,这意味着国家将从体制的角度,从财政的力量,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包括军工、体育这样举国体制的领域。这个提法,意味着在所有国家战略领域,民间不仅能够投资,而且能够获得国家财力支持。
  再如第三条,“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这虽然没有正面评价去年以来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但国企大型化(央企化)的同时,民企同样有机会大型化,可参与到国企大型化的过程之中,可谓春秋正史的手段,妙到毫颠地给出了国与民和谐相处的主旋律。
  仅这两条意见,一轮新的国退民进呼之欲出,似可期也。
  如此理解的人们高兴之余,当然还有些担忧。因为这只是国家最高层面的宏观战略,要想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还并无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可以配套执行。因此舆论广泛认为国务院各部门应该按照会议的精神和战略目标,早日制定各项配套实施操作的细则出现。
  这种期待是顺理成章的,却也是浅尝辄止的。因为它只看到民似乎完全有理由进了,却没有看到民间投资始终存在着被退出可能——所谓法律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做,这同时意味着法律没有保障你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做;更没有保障你做了以后,可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拥有这方面的利益。另外重要的是,这种期待反映了民间投资的被矮化和自我矮化,它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民间投资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民间资本也早已不缺乏各种市场目标;而且改革至今,民间资本也有足够的能力,投资任何一个国际或者国内的市场目标。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一句话,在目前中国经济格局之中,这种只期待操作细节的天真烂漫,与其说是在积极准备,等待细则的信号枪一响就起跑,还不如说是故意用套话,忘记本来应该表达出来的些许失望和一丝难以割去的疑虑。
  因为只在这四条里看到了强调民进、强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那只是看到中国经济格局必须大调整的左边。若是真的期待出现像改革之初那样,“十亿人民九亿商”地向市场经济大进军的气象,则民进的右边,应该有明确的“国退”,或者“国下”的举措,但这次会议并未点明这一点。
  相反,在中国政府网的新闻通稿里,说了两个“毫不动摇”。第一个“毫不动摇”就是强调国资依然需要进的——“要继续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然后才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进一步解决民间投资准入难的问题,深化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改革开放,规范投资准入门槛设置,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然后结论为“将民办社会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补充”。
  若是这种民间投资依然在“准入”和“补充”之间摇摆,即使有各项操作的细则出台,能使中国民间投资继续壮大,也难以改变经济上政府是唯一花旦的局面,所谓已形成共识——要在未来若干年内把中国经济调整为内需型主导的结构——也会是空中楼阁。
  道理很简单,无论中央、地方,只要是政府,都不会是市场的全部;更不能以政府之强势,成为唯一主导市场的利益主体。从经济现实之中最基本的统计中都能够看到,民间投资形成的非公经济事实上已不是中国经济格局的补充,而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和顶梁柱——这是任何准入的恩赐都不能造就的。
  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非国有企业规模工业企业的数据中,非国有企业的税收比重2008年为61.90%,利润总额比重为70.34%,就业人数比重为79.70%。也就是非公经济带来的税收天下三分,二分为非国有;而就业更是惊人地出现几乎每10个国民,就有8个人在非国有企业里打拼的现象。
  面对这个数据,还要对民间投资恩赐一些领域,还说“重要补充”,这说明中国国民财富,在中国全部的财富种类中,还没有优先的正当性。如此定性,等于暗含着一个逻辑——作为国民你可能没有钱,或者作为国民你的钱是国家的补充,那你怎么敢没钱花钱,或者花不是你的钱?国民没有钱花,不能花钱,岂能有内需型经济的出现?

(作者系财经独立观察人士)

  相关稿件
· 投资增长无须国退 民间投资需要进 2009-12-30
· 国家将抓紧出台政策促进民间投资 2009-12-25
· 浙江拟出台措施引导民间投资 2009-12-22
· 投资“高峰”已过 民间投资升温 2009-12-14
· 拉动民间投资政策有望出台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