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实的奶粉与伪老实的监管
    2010-02-11    作者:冬雪草    来源:华商晨报

    在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中,有10吨问题奶粉被销往广东,虽然此案已经依法逮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但如今又出了蹊跷事:问题奶粉三聚氰胺项目却被检验合格。截至8日晚10时许,负责检验的陕西省渭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此未作出任何回应。(2月9日《郑州晚报》)

  问题奶粉里到底潜伏着多少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个问号。
  我们所能想到的是,企业的良知与资本的良知被逐利所蒙蔽,企业的道德血液被逐利“抽干榨尽”,相关制度、机制的漏洞,执行的乏力,监管的缺失,让食品安全的保护网被划出多处口子。
  人有老实与不老实之分,商品也有“老实与不老实”之别,货真价实就是商品的一个术语。商品“老实”与否,表面上取决于生产商品的人是否“老实”,本质上,却是相关制度与监管是否“老实”。
  我们不是没有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除了制度本身需要不断完善外,关键在于执行力,在于对失监失职失责后的惩戒力。
  监管制度的执行者,看上去也忠于职守,“很老实”,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戴着“老实人”的帽子,做着“不老实”的事,典型的“伪老实”。收费就“合格”的现象或多或少还存在,相反,不缴费却会“后果很严重”。黑龙江省依兰县一私企老板张爱民就曾因为拒绝交纳依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一项收费,导致自己所在工厂的产品被扣押。后经依兰县纪检委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乱收费”。
  “不老实”奶粉之所以坚挺,是“伪老实”监管在有意无意给他们撑腰,充当“毕姥爷”角色,很多时候,正是负责监管的“毕姥爷”将问题奶粉引向市场的“星光大道”。“问题奶粉三聚氰胺项目检验合格”就是一张市场“通行证”,是检验仪器出了“故障”,还是本来就没想检验出“问题”?其中有无利益交易?问题奶粉要彻查,失职监管、“伪老实”监管更要严惩。严惩监管,就是打掉危害食品安全的“责任结石”,畅通责任渠道。

  相关稿件
· [关注]问题奶粉复出背后的“问题监管” 2010-02-04
· 商务部发布奶粉进口预警通报 2010-01-12
· 谁是“三鹿奶粉事件”后的最大赢家? 2009-11-05
· 国内奶企缘何丧失“自家”奶粉市场话语权 2009-09-04
· 郭本恒:国产婴幼儿奶粉中高端市场扩容加速 2009-08-18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