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要慎用利率工具 先管住热钱流进出
    2010-01-21    作者:苏培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刚刚开始,央行的一系列举措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加大公开市场的正回购力度、调高3个月期的央票利率后,又意外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9日,央行发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再次上涨8.3个基点至1.9264%,令加息脚步逼近的预期升温。
  由于央行并没有就这一系列举措进行官方的解释,从而引发了人们纷纷揣测央行的用意。在我看来,在宏观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或会对市场产生剧烈影响时,官方应该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解释,不能让大家搞“猜猜猜”的游戏。
  从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的言论来看,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转向,而是作为一个中性的工具在使用,无非是从“过度宽松”回归“适度宽松”,目的是为了对冲额外投放出的货币,并非为了对冲实体经济当中的流动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市场对“紧缩”、“转向”的顾虑和恐慌就可以打消了,但是,19日发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再次上涨8.3个基点,又作何解释?
  从央票利率上调的情况来看,央行应该是有意控制一季度的流动性。对于央行要控制今年一季度的信贷“井喷”,笔者是赞同的,因为如果继续纵容商业银行肆意放贷,结果只会让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更大。另外,笔者希望央行在未来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应该要更加讲究方法和策略,而非每次机械地调整±0.5%。。因为现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16%的相对高位,与历史高点17.5%仅一步之遥,如果不珍惜使用这一工具,则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会迫使央行使用利率工具。
  对此,笔者建议央行在未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将0.5%再进一步拆细,比如每次提高0.1%,隔三差五地提5次,其效果肯定比一次提高0.5%有效,而且对人们的预期影响更大。
  其次,希望央行每次在政策工具使用和调整之际,能充分地解释其理由和依据,避免市场误解和误读。比如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除了控制一季度的信贷和流动性之外,有人猜测是不是目前的实际通胀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而迫使央行提前动手……央行举措究竟是何用意?我想,只有央行解释才会以正视听。
  第三,希望央行慎用利率工具,防止输入型通胀和热钱给中国经济火上浇油。从上一轮通胀及紧缩政策来看,在“热钱”流入的背景下收缩流动性,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从2007年2月份开始,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开始上调,CPI却在不断上涨。同时,基础货币投放的数据也出现了加速上涨的势头。如果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流动性的突然收缩,中国的通胀会更加严重,货币政策会更加被动。显然,输入型通胀和“热钱”流入导致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失灵的。动用利率工具的“紧缩”,反而会提高国内资金的使用成本,加重国内企业的负担,导致民众消费成本升高,形成的国际“利差”会进一步引来更多的“热钱”,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和基础货币的投放,会把通胀水平和资产价格进一步推高。
  因此,央行一定要吸取上一轮的经验教训,在目前各大主要央行利率政策“按兵不动”的情况下,要慎用利率工具。如果想执行收紧政策,想达到“紧缩”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先管住热钱的流进流出,从严监管跨境资本的随意流动。

  相关稿件
· 热钱涌入巴西 股市泡沫汹涌 2010-01-13
· 热钱流入创纪录 新兴市场“被通胀” 2010-01-06
· 疑似热钱涌入 外汇占款创年内次高 2009-12-29
· 警惕美元中期反弹造成热钱出逃 2009-12-11
· 外汇储备连9月正增长热钱或正加速流入中国 200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