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这个幽灵已日益逼近如同兵临城下。事实上,盲目追求发展经济而造成的气候危机,任谁也逃不掉。 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了。世界各国将讨论和商定《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以及各国的二氧化碳减排标准。这将决定人类未来的拯救气候计划,是倾注了世界各国领袖和民间组织心血之后期待重大决策的关键时刻。 然而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分歧。发达国家提出的方案一味强调“共同责任”而忽视“区分责任”,只顾理想性而忽视可操作性和公平性,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接受。而包括加拿大、冰岛、新西兰、挪威、瑞士及当时欧盟15个成员国在内的20个富裕国家,在2001年签署的《波恩宣言》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4.1亿美元对抗暖化的承诺至今仅兑现了一成半,预计这些都会影响世界气候协议的签署。 与此同时,各国之间仍未就具体落实《京都议定书》的方案达成足够的共识。一边是发展中国家寄望发达国家多承担些责任,多拿出些银子来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另一边发达国家则怀着政治投机的心态四处观望,犹豫不定。就在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缺乏诚意、欠缺公平,而发达国家又在百般解释“全球责任”的同时,气候变暖这个幽灵已日益逼近如同兵临城下。 国际社会应注意到中国在全球减排中所持的积极、客观态度。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坚持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而有差别”地承担责任,以保障公平;另一方面,中国克服自身经济发展的种种困难,以约束性指标公开承诺在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这个数值实际上已经超前于G8峰会上所提的2050年前全球减排50%的目标。这个急转弯式的减排承诺,使中国走在前排,俨然成为引领世界各国对抗气候变暖的领袖国。接下来,就要不眨眼地看着美国这个发达的大国和印度这个发展中的大国了,它们的态度对哥本哈根会议甚为重要。 发达国家应当像真正的“有钱佬”那样有大度和高姿态,切实履行他们所作出的承诺:一方面采取切实行动来完成或制定中期减排目标;另一方面,要尽量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有人以发展经济为由抗拒全球减排的责任,但事实上,盲目追求发展经济而造成的气候危机,任谁也逃不掉。有关数据显示,因全球暖化,2050年前全球海平面或上升0.5米,将使全球各大洲沿岸城市损失超过28万亿美元。相反,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可以减缓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暖、能源紧张,各国竞相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等等,这些生产和发展模式的变革,对人类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必将带来持续的好处。 国际智库组织有报告指出,地球需要1.5年才可生产人类1年所需的生态资源,但如果全人类都学美国人般生活,就要5个地球才能提供足够资源。因此,高能源消耗的发达国家更有能力而且也更有责任切实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至少,人人可以尽力减少汽车尾气、降低能源消耗、避免资源浪费。当马尔代夫已经没有可以饮用的清洁水,当青藏高原的雪山一座座日渐消失……全球气候变暖将会把人类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谁又知道? 我们期望哥本哈根会议各方能够达成实质性的协议,当然,如果只是缔结了框架性的宏观协议,也应当是值得欢迎和庆贺的,毕竟全球变暖是人类刚刚碰上并最近才重视起来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