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通胀预期关键是引导经济增长
    2009-11-16    作者:马涛    来源:证券时报

    10月份CPI的环比下降难掩同比走高趋势,通胀预期仍在升温,使得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进退两难。在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的情况下,经济刺激政策如果贸然退出,经济向好发展的趋势难以保证;为了继续推动经济复苏,保持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宽松的基调不变,公众通胀预期又会不断升温,向现实通货膨胀转化的压力会不断加大。

  未来面临“混合型”通胀威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了5次明显的通货膨胀过程,几乎与经济快速增长的轨迹相一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框架就是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而诞生的。前4次通货膨胀具有典型的“转轨型通货膨胀”和“价格改革通货膨胀”特征,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结果。而2007年下半年集中爆发的第5次通货膨胀,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相对完善、对外开放程度极高的基础上爆发的,这次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混合型”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今后将在我国不断出现。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管理当前的通胀预期,这种“混合型”通货膨胀未来两三年内将在我国再次上演。
  结构性和输入性将是下一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前3季度CPI组成的八大类商品中三涨五落,8、9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保持正增长态势,10月份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下降0.8%,但未来上涨趋势并未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结构性物价上涨将是市场对这种调整作出的积极反应。自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油价上涨近70%,铜价上涨60%以上,LME金属价格涨幅已经超过60%,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投机将继续主导这种价格上涨趋势。

  刺激政策不能贸然退出

  在对前几次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反通货膨胀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防通胀”过程中,要合理把握调控时机和力度,决不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放弃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在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处在当前“调结构”这个关键时点上。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完成的,随着改革进入结构调整的“深水区”,保持适度增长很重要,因为低速增长或负增长无法为结构调整带来必要的空间,反而会削弱结构调整的动力。牺牲经济增长来调结构不仅不能使我国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反而会使之更加恶化。因此,“调结构”必须建立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之下。
  在当前这个时期,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会严重削弱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增加。更可怕的是,政策退出,成本推动和外部输入等渠道并没有被阻断,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滞胀”。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通胀预期很难消除。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核心就是依靠政府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正是这种行为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胀预期的升温。所以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胀预期很难消除,只能通过一定措施加以管理,使其保持适度。

  低通胀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目标

  管理通胀预期越来越具有紧迫性。笔者认为,通胀预期的产生,除了人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外,还源于对两个指标的参考:一是CPI与银行存款利率的比较,二是生活成本上升幅度与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在两个指标的前者与后者差距不断缩小的过程中,会给人们带来货币贬值的恐惧,通胀预期产生,如果前者超过后者,社会的通货膨胀比较明显,通胀预期会继续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CPI不断上涨的势头已经难以阻挡,并有望年底转正,明年上半年可能达到3%的水平,人们生活成本也会随CPI的上涨有所提高,所以管理通胀预期越来越具有紧迫性。
  管理通胀预期,当前关键要合理引导经济增长。在CPI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短期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又难以转向,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成为缓解通胀预期的重要手段。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是要加强收入分配改革力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藏富于国转为还富于民,加强对垄断行业的薪酬制度改革;二是要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充分拉动就业,这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关键。
  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低通胀的经济增长,虽然经济增长伴随一定的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常态,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伴随的是高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程度取决于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状况。在我国,理论上通货膨胀的可容忍程度是3%左右,当前我们谈管理通胀预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经济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避免通胀预期演变为极高的通货膨胀。努力将明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左右、经济增长率不低于8%是政府下一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相关稿件
· 管理好通胀预期还需引导和化解 2009-10-28
· 通胀预期管理的焦点是什么 2009-10-28
· 通胀预期下如何念好“理财经” 2009-10-28
· [关注]决策层对通胀预期表态耐人寻味 2009-10-27
· 目前加强通胀预期管理警示意义更多 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