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对上市公司实行“专题监管”
    2009-01-09    作者:卫文省    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沪深交易所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监管。监管层的这些努力,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无疑是一种负责任的举措,对于改善和提高整个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队伍的整体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

  由此,笔者想到,监管部门完全可以集中有限的监管资源,分期分批地对上市公司实施主题突出的专题监管。这种主题监管,相当于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会诊”,只要组织得当,实施有力,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必将推动上市公司解决现有问题,越来越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夯实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可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首先,专题监管可以解决日常监管所注意不到的个别细节问题。目前,监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管,这就有可能滋生监管的“死角”。比如,对于独立董事的监管,如果仅限于对任职资格的审核,就不能保证独立董事每次都亲自参加上市公司的重要会议,就不能保证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上能够真正发挥独立的董事作用,也不能保证独立董事能够独立于“东家”成为摆设和花瓶。
  而如果我们利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对所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精力、履职情况、违规记录等等方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拉网式监管,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和漏洞不断完善和修订相关监管细则,那么,未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群体素质、作用发挥等必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专题监管可以有效地填补上市公司巡检制度的时间“空白”。目前,监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不可能每年对所有的上市公司实施巡回检查(全面的现场检查),根据惯例,基本上是三年才能做到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一次巡回检查。而在完成对所有上市公司的巡回检查后,第一批接受巡回检查的上市公司已经有两年时间的监管空白期。两年的时间,不敢保证它们不会出现新的问题。专题监管可以有效地填补巡回检查制度留下的空白,确保上市公司始终处于监管态势下,从而更好地完成自我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等等。
  最后,专题监管可以形成对上市公司有效的监管威慑,从而推动其越来越朝着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迈进。现实生活中,比较形象的比喻有“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不听话,就用大棒对其实施惩戒,如果表现良好,就用胡萝卜进行奖励,这是典型的日常监管、持续监管。而我国上市公司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监管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有效实施日常监管、持续监管。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就可以采取专题监管的思路,即:哪家上市公司总是出某个方面的问题,就针对其持续实施监管,直到其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当然,对于拒不改正者,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范围内最严厉的处罚,直至将其从资本市场清除出去,以确保资本市场的规则不被破坏,达到监管威慑效果。
  近年来,监管部门开展的清欠、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应该说是这种专题监管的有效组成部分。当然,笔者所说的专题监管,还应该包括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披露、法人治理、高管履职、高管培训、“三会”运作、内控制度及执行等等,要完成这些专题,需要一定时间。
  鉴于全国各地的上市公司情况各不相同,每个省市的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联合证监会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和交易所,针对本辖区内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选择地实施专题监管,那样执行起来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