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收割机正在青铜峡市一块麦田里作业。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夏粮喜获丰收,预计总产可达6.6亿公斤,比去年增产0.5亿公斤,增幅8%,其中小麦总产有望达到6.43亿公斤。新华社记者:马俊
摄 | 近年来,我国政府由于重视农村和农业工作,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中国的粮食基本实现“紧张的平衡”,中国用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国际粮食形势就没那么乐观了,目前,全世界的饥饿人口数目越来越多。
国际粮价越涨越快粮食形势严峻
近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攀升,并在一些国家引发粮食供应短缺,甚至动乱。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但近年来涨势明显加快。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世界银行近日发表报告说,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在粮价上涨的同时,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 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70天的需求。关于粮价未来走势,世行强调,目前粮价居高不下并非一个短期现象,受全球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粮价都将保持在高位。世行估计,今明两年粮价将继续攀升,国际大米价格今年将上涨55%。此后随着供求关系调整,粮价会有所回落,不过在2015年之前,粮价都将在2004年的价格水平之上。 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饥民8.15亿。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一个长期营养不良(即处于半饥饿状态),总数达到7.77亿。据统计,由于干旱、水灾、粮食储备减少和经济动荡等原因,在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莱索托、斯威士兰、莫桑比克等南部非洲6国中,大约有1280万人口处于饥饿的边缘;处于转型时期的欧洲约有950万人口达不到温饱状态,其中将近60%生活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四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大约有540万人口长期营养不良。另据非官方统计,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原因,每四秒钟大约有一人死亡。每年1200万死亡的儿童中55%与营养不良有关。 粮食问题如此严峻,与天灾人祸有很大关系。比如,从1998年到2007年,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国家从28个上升到47个。另一方面,人为原因导致的灾害似乎更多。20世纪80年代,人类平均每年要面对5场战争,1999年到2007年,每年上升到11场。另外,由美国和欧洲推动的用乙醇和生物柴油代替石油使农产品涨价,如去年玉米价格上涨了一倍,给经济有局限的国家反饥饿带来严重的后果。 从自然灾害方面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和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8%,并正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而人均可耕种面积已从1970年的0.38公顷降低到2004年的0.20公顷,到2050年将可能降低至0.15公顷。 与此同时,世界人口正在快速增加。1998年,全世界有57.7亿人口,到2006年底,达到了64.6亿,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可能达到90亿。但世界粮食总产量却一直在18亿到20亿斤之间徘徊。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造成粮食供给难以满足消费的需求,造成大批饥民的出现,而缺粮最严重的国家正是那些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国家。
粮食问题的出路
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美国的一些科学家认为,除了立即停止用乙醇和生物柴油代替石油外,为了战胜世界性的饥荒,富裕国家必须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基因改良粮食作物的研究,同时必须打破技术垄断,向穷国的农民传授先进农业技术。 在一份由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共同撰写的报告中,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基因改良农作物对于解决世界性的饥荒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希普认为,要实现不增加耕地面积又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另辟蹊径,提高粮食的亩产单产量。他介绍说,科学家通过将一种作物的基因移植到另一种作物中,可以形成基因改良或是转基因作物。这种改良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维他命含量更高,抗旱能力更强。 一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研究报告认为,为推广高科技作物,发达国家必须要在政策和行动中做出更多的努力,放宽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限制。而政府部门应该向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提供更多的改良品种,如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等。这份报告反映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共同愿望。 现在,世界上种植着约7400万公顷的基因改良作物,其中大部分在美国,掌握了这一技术的其它国家还有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但是这个技术在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却遇到了难题,尤其是在欧洲。出于对90年代中期的疯牛病的恐惧,英国对这一技术的安全性感到怀疑。出于对其安全性的考虑,欧盟已推迟了对进口基因改良食品的许可证发放时间。但是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关于消费者是否应认可和是否应进口这种食品的争论了,由于欧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它的举动将对这种改良作物的全球性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泰国近来就已拒绝种植这种大米,原因就是担心不能出口。但是,无论如何,转基因作物是不可阻挡的,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说明了一切。
中国的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中国的普通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无论你身在都市,还是远居乡间,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您品味出: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 新中国成立时,农业生产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连清朝中叶的水平都不如。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只有209公斤,远低于36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解决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吃饭问题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仅仅几年时间,我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就增长了近50%。中国人不再是饥寒交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农业和粮食问题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措施,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粮食产量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3亿吨到4亿吨再到5亿吨的跨越,比建国初期增长了三倍多,人均占有粮食产量达到42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肉类、水产品、水果的总量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了28倍、94倍和29倍,中国人迎来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今,粮票、油票、肉蛋票早已成为藏品,白菜萝卜也失去了当家菜的地位,山里人的口粮从地瓜、苞谷换成了细米白面,就连雪域高原和塞北边疆也能吃到名贵的海鲜。 统计显示,去年一年我们人均吃主食用去了206公斤粮食,比10年前下降了44公斤,但是肉、蛋和水产品等优质副食品的消费量却分别增加了19.4%、76.8%和55.1%。折合成国际通用的营养评价指标,我们一日三餐人均摄入的能量是2387千卡,蛋白质70.5克,脂肪54.7克,已基本达到营养专家提出的理想膳食标准。 尽管如此,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粮食安全隐忧尚存。首先,中国在粮食领域未能实现彻底的自给自足。相比小麦、稻米至少95%的自给率,30%的大豆自给率足以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一大隐患。尤其是在粮食出口国纷纷限制出口的今天,大豆自给率的偏低很可能进一步危及中国的粮食安全。事实上,近期中国国内食用油价格的跃升便是国际大豆价格猛涨传导至国内所致。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世界各主要大豆出口国的贸易保护将对中国国内食用油的产量形成巨大威胁。考虑到食用油需求的稳中有升,其进一步涨价的动力不可低估。豆价上涨不仅会波及国内的食用油产业,也容易唤起中国农户种植更多大豆的积极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大豆覆盖,小麦、稻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国内粮食供需的平衡也将相应趋紧。 其次,随着高油价时代的来临,中国粮食安全也将面临国际生物燃料产能扩张的严重困扰。仅仅两年前,国际油价尚未突破每桶40美元,如今却超过了125美元。放眼全球,面对疯狂的油价,投产更多经济实惠的生物燃料以替代传统能源的行动日盛。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作为生物燃料的一个重要类别,生物乙醇所需的玉米被广泛而又无度地种植。这就使得全球半数以上人口作为主食的大米种植面积遭遇蚕食。油价疯涨,米价自然要跟“疯”不止——去年9月,国际米价不过330美元/吨,今年以来,这一价格却跃升为1000美元/吨且动力依然十分强劲。 不仅如此,高油价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还会在第一时间内传导至国内的化肥、塑料薄膜等上游生产企业。尽管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的现象仍在延续,但是,对于生产化肥、塑料薄膜的企业而言,政府的补贴已然鞭长莫及。 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出发,要解决国内面临的粮食问题,除密切监控CPI走势、科学调节最低收购价格以外,还需注意三点:一、掌控粮食库存的具体数据。将各类粮作物的库存透明化、公开化,不仅可以遏制基于涨价预期的非理性需求,也将有助于缓解当前CPI高企的压力。二、限制出口且压缩生物燃料。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利益,进一步限制粮食出口短期内还是相当明智的。三、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粮食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