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对消费者行为的冲击决定了2008年上半年的消费上升只是一个短期现象,进一步的通货膨胀冲击将使消费者行为发生逆转。
2008年居民实际收入的下滑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进一步恶化都不足以支撑中国消费的加速和升级 从2006年初到2008年4月,我国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从12.5%上升到了22.0%。从消费名义增长率上,我们似乎可以十分轻易得出中国消费正处于加速期、经济增长正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的结论。但是如果剔除物价因素,中国目前的实际消费增长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2008年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长达到12.6%~12.8%,只比2007年提高了0.5%百分点。 总体而言,2008年中国消费速度呈现“名义加速,实际下降”的局面,一些研究人士所鼓吹的“消费加速,增长转型”是一个伪命题。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对消费者行为的冲击决定了2008年上半年的消费上升只是一个短期现象,进一步的通货膨胀冲击将使消费者行为发生逆转。 根据对中国消费模式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在通货膨胀形成的初期,名义消费和实际消费增长速度都会出现提升。因为,当人们预期到物价会进一步上涨时,人们会提前进行部分支出和采购,使名义消费增长速度在短期内出现超过通货膨胀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当人们看到通货膨胀的持续对实际收入产生负面冲击时,人们会大幅度收缩开支并进行防御性储蓄。从计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实际收入分别在短期和中期支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中国的实际消费将在2008年下半年发生逆转,出现下滑。 第二,2008年居民实际收入的下滑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进一步恶化都不足以支撑中国消费的加速和升级。 观察来看,虽然2003~2007年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名义和实际收入都在持续攀升。但是,这种攀升的幅度都小于1991~1994年期间,其中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率在1991~1994年达到11.5%,而2003~2007年为10.0%。同时,2003~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名义和实际增长攀升的趋势被2008年的通货膨胀所打断,2008年1~4月期间的城镇名义与实际收入都出现下滑的趋势,下滑程度分别达到5.7和9.1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由于农产品(000061行情,股吧)价格大幅上升而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依然比2007年低0.3个百分点。 在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下滑的同时,我们看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名义和实际增长率都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其中2008年1~4月国家财政增长29.4%,而1~2月剔出两大特殊行业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达到37.5%,1~4月上市公司的利润率达到17.6%,而1~4月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只有11.5%和18.5%。这种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在2008年出现持续下滑的局面。在国民收入结构,特别是初次分配结构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支出不可能得到加速和结构的升级。 第三,在消费加速和消费升级刚刚完成的前提下,中国消费难以期待在短期内发生下一个消费革命。 消费升级和消费加速可以接连发生吗?目前对世界消费模式的研究成果都给出了否定性的答案。因此,我们对1995~2008年以来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考察可以十分清楚地发现,我们时常呼吁的消费升级和消费加速在1998~2002年已经完成。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有:其一,中国消费总量占GDP的比重在该期间处于上升状态;其二,消费增长速度高于收入增长速度;其三,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变,例如食品占的比重从1998年的44.5%下降到2002年的37.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从11.5%上升到15%,提高了3.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从4.7%上升到2002年7.1%,上升了2.4个百分点。 然而在2003~2006年期间,消费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但消费增速比GDP增长速度低,消费率在不断下降,而消费结构却没有明显的变化,例如食品比重仅下降了1.3个百分点;教育文化服务开支比重反而从2002年的15%下降到13.8%;医疗保健也从2003年的7.3%下降到2006年的7.1%。因此,中国真正的消费升级和消费加速刚刚完成,我们难以期待在人们收入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的时候,在消费升级刚完成4~5年之后再次出现“消费革命”。 如果在今后几年中国收入结构、国民收入结构以及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把中国经济的增长期望寄托在“消费升级”之上,无疑会犯战略性的错误。首先,消费增长无法弥补出口与投资增长速度回落的缺口,进而导致总体经济增长的全面下滑;其次,在总量增长速度下滑的同时,区域结构和产业将进一步恶化。因为,不同产业和不同区域对于出口与投资下滑的敏感度不同。同时,由于速度下滑往往会激化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冲突、挤压利益缓冲的空间,给结构优化带来阻力。 得出以上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力投资和出口增速出现下滑的背景下,不能片面寄望于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总体上应当对双紧政策进行调整,避免投资和出口的大幅下挫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