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权重过大已成股市隐忧
    2008-06-03    作者:叶檀    来源:新京报
  大小非解禁规模初降,大型股份公司又传上市声。6月2日,中建股份IPO过会。
  中建股份的上市,说明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倾向性输送以做大央企、做大资本市场规模的既定方针没有变;透过中建股份上市一事,以央企带动基建行业、房地产行业整合的目的一目了然。中建股份成立仅半年,财务数据并不漂亮,能突破一切阻碍上市,战略意图考虑压倒一切。而资本市场就是为央企重组、产业升级服务的市场这一点,也再次得到验证。
  央企的盈利数据为央企独得资本市场之利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有人因此认为央企成为资本市场的脊梁。央企在A股市场规模之大———2007年央企的净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8%,对业绩增长的贡献率为69%———不成为脊梁说不过去。
  但央企的利润增长并不说明业绩增长。央企利润增长的特点是,上游企业、金融企业业绩增长迅速,非经常性收益增长,而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又快于利润增长。这说明央企的利润来源并非竞争得来,来自于垄断利润的占了大头。
  央企大规模上市,首先有异化资本市场宗旨之忧。资本市场不再成为优质上市公司的筛选器,反而成为垄断企业的筛选器,根据国有股、根据垄断程度来获取资本市场的资源。这将使本来最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成为我国市场化的反对者,成为垄断企业的拥趸,成为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反讽。
  在资本市场所有的资产注入个案中,注入资产全部溢价而且是高溢价。因为央企资产原来均采用成本法,特别是土地、矿产、销售网络等有形和无形资产,在央企的资产负债表中大多只是象征性的几个小数字,有的甚至为0。IPO也罢,收购兼并注入上市公司也罢,小数字马上卖了个大价钱。这一切全是证券市场的功劳,是广大股民在挑央企赚大钱。但央企以其所拥有的股份影响资本市场,或者通过注资重组搅乱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实在是轻而易举,远的不说,去年石油巨头的私有化过程就让相关个股股价上天入地。这是央企主宰资本市场的隐忧之二。
  央企大规模上市,还可能使资本市场的限售股等痼疾越来越严重、市场流通股与不流通股的估值体系更加扭曲。此次中建股份流通股为30%,与工行5%相比已经算多,但同样大部分不流通,以绝大部分不流通的股份获得发行溢价,日后获得流通收益,最后成为大盘最强庄———如此三管齐下,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如何回归正常?
  中建发行,意味着日后保障房建设的巨头已经水落石出,资本市场多了一家净利润不高的垄断企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异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关稿件
· 央企过“紧日子”不只为救灾 2008-05-27
· 国资委部署中央企业下一阶段救灾重建工作 2008-05-22
· 地震:央企 2008-05-22
· 国资委直接监管央企增至151户 2008-05-22
· 国资委部署中央企业下一阶段救灾重建工作 200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