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0-12 记者:赵锋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新华社兰州10月11日电
“上学买书不交费,住校还补生活费;独生子女双女户,人到六十有补助……”这是甘肃省宁县中村乡苏韩村农民今年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就像一面面多棱镜,折射出当今甘肃农村的新气象。 在宁县焦村乡元马村晚熟西瓜示范园的田间地头,“西瓜种植能手”张喜锋说,他从2003年开始在乡里带头种植晚熟西瓜,曾创下每亩收入3000元的纪录,今年他种植西瓜的收入已达到上万元。 眼下,张喜锋的三亩苹果也丰收在望,预计每亩收入5000元。他用“顺口溜”概括了科学种田的好处:“早熟晚熟计划好,种瓜照样赚钞票;一亩西瓜二亩园,结构调整巧赚钱。” 一说到种田不收税,宁县新宁镇北庄村农民贺得虎的高兴劲儿就从心窝里往外冒。他说,虽然农资价格上涨了,但国家有惠农政策,出台的农资综合补贴又给补回来了。他表示,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作为农民要再不好好种田,就说不过去了。他不仅这样想,还带头这样做。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亩多地种西瓜,少说也增收一万多元。 贺得虎打趣地说:“粮食直补政策好,农民种地热情高。种粮务园都赚钱,关键要靠好好干。” 昔日农民靠天吃饭的老观念,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村庄里办厂,家门口上班”“卷起裤子下田,穿上皮鞋赚钱”“田间连着车间,家里就是工厂”。在宁县新宁镇坳刘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令人耳目一新。 坳刘村支部书记门建忠介绍说,如今坳刘村的农民挣钱,不再局限于打工或做“田保姆”了,近几年村里办起了面粉厂、养猪场、养牛场和预制厂,有百余名农村剩余劳力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