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近有报道说,上海某大学不少学生家长都接到过同样内容的电话,说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门口被车撞了,要送医院,急需将钱汇到某账户。后经查实,根本没这回事,是某些人利用非法手段窃取到学生私人信息,诈骗钱财。 原本属于个人信息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信息如何到了不法分子手中?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拿到这些信息的?如何在法律层面尽快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我们汇集了专家、记者、读者的调查和意见,共同关心这个问题。
申先生的机动车保险下月到期,一个月来,他先后接到了200多个“推销保险”的电话。“我们公司保费优惠30%,给你报个价好吗?”“我们公司赠送车辆刮蹭险,能不能谈谈?”申先生不堪受扰,反过来问业务员:“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得到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保险公司有专门的信息科,负责收集车主电话;有的说是车辆经销商提供的;还有的竟然说是从车管所“扒”过来的。“总之,你买了车后,你的手机号就成了公用信息了。”一位业务员表示。 今年7月小史即将从大学毕业,现在他正忙着参加各种招聘会和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并在多个招聘网站上进行注册。然而,令小史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电子邮箱里竟然出现了针对性很强的信件,其内容从简历制作到应聘技巧等应有尽有,并邀请他前去试听一些课程。小史说,当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网站注册时他的个人信息都是处于保密状态的。没想到这么多商业网站也都知道了他的个人信息,心里很不踏实。 究竟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资料,又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呢? 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网站要获得网民信息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从网站早期建设的同学录、校友录中搜集;二是从网络调查中网民填写信息中收集;三是对经营业务中的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四是网站方通过其他途径让个人信息上网,比如把现实中收集到的个人信息整理放到网上。 人们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银行卡,或者去医院看病时,往往会被要求填写真实详尽的个人信息。尽管这些资料并不是向社会公开,但很难保证不被一些受利益驱动的人所利用。有知情人告诉记者,他们所掌握的“客户资料”都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在许多行业里,都有一些专门收购和买卖个人信息的“生意人”。 从保护途径上来说,有三种方式可以解决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第一,通过民事方式,寻求保护和赔偿,还可到法院打官司;第二,通过行政方式,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保护机构,由这个机构来执行此项法律,对泄露个人信息者进行行政制裁,第三,通过刑事方式,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又触犯刑律的,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但是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个人信息泄漏已成一大公害,但目前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找不到侵权主体,也就是不知道是在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由于很难找到证据证明是哪个环节泄露了用户的私人信息,因此无法从法律上追究侵权者的责任。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现有的法律是很无奈的。” 目前要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用于商业途径,更多的必须依靠网民自己的自我保护。 专家建议以下是几大注意事项: 一,在网上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尽管多数网站声称绝对为网民保密,不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任何“第三者”,但网站“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的条款更多时候是推卸责任的免责声明,真正保护网民隐私的部分却含糊其辞。 二,在马路上接受市场调查,或者在公开场合填写资料时不要透露过多个人信息。 三,商务信息与个人生活信息分开。但目前国内群众这块还很淡薄,比如在个人名片上公开所有个人信息,这为不法分子将个人信息上网提供了便利。 四,一旦发现个人隐私被披露,及时联系相关机构,要求对方及时删除个人信息。
访周汉华研究员: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很不理想
任何主体,任何环节,只要是在处理个人信息,都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比如商家不慎泄露或某些人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套取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医药档案、职业情况等等。个人信息泄露最常见的途径是从事个人信息处理的员工,出于牟利目的将公民的个人信息非法出卖。[详情]
[大家谈]尽快撑起法律保护伞
个人信息虽然由于反映的是信息主体的特性而有其“个体性”,但是对其的保护却有着“社会性”,它需要社会管理体制相应的完善,大前提就是全社会个人信息意识的提高。[详情]
保护个人信息事关现代文明
保护个人信息,是社会愈益人性化的一个标志。人都有其私密的一面,应当受到尊重与保护。个人信息,有不少就是隐私,正如个人财产一样,正如一个人的人格一样,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这就是人性化。这,也是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