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布“村村通” 农民依旧“行路难”
    2007-05-29    新华社记者:林嵬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6年11月底,河南省原阳县宣布,全县57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公告在《新乡日报》刊出后,引起农民广泛质疑。记者走访了原阳县五个乡镇,发现大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的通过了验收的路,路况极差,接近报废。
  从阳阿乡路口到宋圪当村有一条四公里长的油路,是1991年乡政府发动群众集资修建的。记者驱车走了一遍,发现路面损坏严重、坑坑洼洼,有的路面上的大坑直径在20厘米以上,一些路段油面大面积脱落。
  宋圪当村处在阳阿、路寨、大宾、太平镇四个乡的十字路口处,这条“坑连坑”的油路,是村里通往外界最好的一条路,其他三条路都是土路。由于年久失修,这三条路已变成了“土沟”,有的地段路肩高于路面半尺多。
  村民宋景旭说:“俺村四通八达,可由于路赖,做生意的不愿来,买东西比路好的村贵,卖东西却便宜。比如卖粮食,每500克要低二三分;而买砖,一块要贵二三分。”村里的医生田克方说:“去年,村民王宝荣突发心脏病,我们打120,可救护车进不了村,我们只好用床把她抬到村外,差点耽误了。”
  原阳县宣布实现“村村通”后,宋圪当村农民宋洪德马上找到阳阿乡副乡长周冠卿询问:“俺村三条土路、一条坏路咋叫‘村村通’?”周冠卿说:“都通了!”宋洪德问:“到路寨乡王村的油路在哪?”周冠卿说:“你可以先到阳阿乡,再绕到路寨乡,从路寨乡再到王村。”宋洪德说:“俺村离王村土路只有1.5公里,如果走油路,得走15公里。这种‘村村通’,不是糊弄人吗?”
  原阳县一些农民说,政府说的“村村通”虽然与群众想法差得远,但只要能有一条好路出村,我们也认账;可把十多年前修的路一起统计上报,就宣布全县“村村通”了,群众理解不了。
  原阳县县乡道路管理段段长李廷堂告诉记者:“按省里的验收标准,只要这个村以前通水泥(油)路,就算通了。不管路况好坏,哪怕你现在只要有个石子,就算你修过了,修过了就算通了。”
  记者查阅《河南省行政村通水泥(油)路验收实施意见》发现,对于“村村通”,有以下验收标准:一是路容路貌整洁,路面平整。二是2005年以前实施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应符合设计标准或者原技术规范。用标准一卡,原阳县一些路况差的农村公路不应通过验收。
  原阳县“村村通”是怎样验收的呢?李廷堂说:“我们用三天时间对570个行政村进行了验收。由于时间紧,不可能看一遍,我们就和各村干部相结合,一方面抽查,一方面让村干部自己认可,并盖章、签字。”
  原阳县一些村干部反映,如果不盖章,县乡干部就不答应,只好违心承认“村村通”。路寨乡后大柳村村委会给记者出具的证明称:“国务院很关心人民群众,叫修‘村村通’公路,没给俺村修一寸公路,还叫俺村盖村委会公章,群众很有意见,希望上级查清问题给予解决。”
  原阳县交通局一些干部说,“村村通”这个概念并不严密,按目前国家、省对原阳县的投入水平,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村村通”,还得花八至十年时间。“村村通”这种提法虽然好听,现实条件却达不到,“民心工程”反而惹民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信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