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行业三大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日前在国资委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称,企业所获利润主要是靠清理整顿、改革分流和挖掘潜力得来的,是降低成本省来的。消息一经刊出,立刻引发各方争议。 |
|
[市场报]“油价看涨不会跌”石油三巨头首次集体直面媒体[张然] |
石油三巨头首次集体露面,直面媒体谈论油价 |
利润主要来源是不是因为涨价?燃油价格的上调是不是垄断利润的来源?中石化集团总裁王天普说,燃油价格上调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中石油老总蒋洁敏也说,利润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清理整顿,改革分流,降低成本和挖掘潜力。中海油老总傅成玉则表示,去年其万元增加值的综合能耗及用水量分别下降了14.9%和22.7%,“省下来的钱都成了利润。”
【详情】 |
|
|
|
【第一财经日报】没有理由用公共财政向垄断企业输血[作者:贺军] |
中国的石油垄断巨头已经从高油价中获取了超额利润,而给炼油企业补贴,对于寡头垄断型的石油国企来说,应该自己解决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要求政府给补贴。政府财政也不能再向特殊利益集团进行利益输送了。【详情】 |
|
【大河报】石油三巨头自封“管理大师”像说相声 [周明华] |
恕我向三巨头头上浇盆凉水,单以频发的安全事件和臃肿的流通管理现状便可以说明,石油行业的管理不先进甚至落后,无法成为全国其他企业之效尤。不仅不值一学,我们还应尽快捅破垄断这层窗户纸,彻底厘清里面的未尽信息,还公众以更多的知情权与监督权。【详情】 |
|
【上海证券报】垄断国企靠什么获得高额利润 [作者:王平] |
透过对巨额利润的狡辩不难看出,我们的垄断国企缺少一种感恩意识。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据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下降0.2%,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油价高企在为石油巨头们送上巨额利润的同时,增加了用油企业和个人的成本,让许多行业和个人为此付出了代价。有关统计显示,2003年国内石油公司通过涨价得到了300多亿元的利润,全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则高达2100亿元。【详情】 |
|
【广州日报】高油价怎能成石油公司的护身符[作者:毛建国] |
三大石油公司无疑就是那个聪明的会哭的孩子,而高油价则给了他们哭的本钱。年前,国家财政封了50亿元的大红包给他们,正是因为他们会哭,他们有哭的本钱。虽然目前"护身符"保护了他们,可是任何保护都不能保一辈子,因为"护身符"总有过"保质期"的一天。那时,他们怎么办?
【详情】 |
|
【三秦都市报】“暴利节省论”岂止是吹牛[梁奇] |
人们早就看清楚了,石油巨头们的不断“吹牛”背后的真实目的:大吹特吹“石油倒挂”的痛楚,是为了向国家叫板以达到提价;大吹特吹炼油企业的亏损,是了为向国家要补贴。现在,又大吹特吹“节省本领”,肯定也难以逃避进一步牟利之嫌。因此,人们又清楚地看到它们如此的“表功”,肯定是想向有关部门要属于自己的奖赏。至此,石油巨头们进一步瓜分巨额暴利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详情】 |
|
【新华网】三大石油巨头的辩护还有太多疑问[艾琳] |
面对公众的质疑,三大石油公司可以辩护,但辩护不能脱离实际,要敢于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三大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或许是其利润提高的因素之一,但要说是主要因素,还有太多的疑问尚待解答。
【详情】 |
|
【新华网江西频道】国内油价为何跟涨不跟跌[刘铮 齐中熙
任芳] |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远未与国际接轨。如果放任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上涨,中国经济和百姓都承受不起;如果炼油板块长期严重亏损,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详情】 |
|
【北京晨报】不合时宜的辩解 石油商越描越黑 |
虽然能在全球数不清的企业中脱颖而出登上榜单确实值得骄傲,但垫底儿也说明起码还有“进步空间”。尤其是企业说到社会责任时,还是不要自说自话的好,而且,“社会责任感”也不是凭一家杂志的报告就可以标榜出来的。哪些是真正有责任感的企业善行,群众的眼睛雪亮。
【详情】 |
|
【中华工商时报】公共利益优先 资源性产品价改的原则[纪卓瑶] |
总之,公共利益优先,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原则,所谓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在没有厘清国家、公众和垄断企业三者的利益分配的问题前,政府还是请勿轻言涨价,防止垄断行业以环境治理和资源成本计入为由,新一轮的大提价。【详情】 |
|
【燕赵都市报】降价呼声为何不能引起听证? [曹林] |
可我们何时看到过公众的这种听证主张权得到尊重?石油企业想涨价,政府立即召开听证会,可消费降价呼声那么强烈,为什么不为降价设置听证议程?取消电话初装费、固话月租费的呼声响了这么多年,为何不召开一次听证会让电信企业摆出不取消的理由?【详情】 |
|
【中华工商时报】石油巨头为何忙着证明高利润清白 |
三大巨头高额利润来自于垄断经营导致的垄断价格,特别是单边涨价行为,是垄断涨价支撑着暴利,这是无庸置疑的。而巨头们却把这个主要因素当成了次要因素,把主要因素归结为自己管理取得的结果,即:内部的清理整顿、改革分流、降低成本和挖掘潜力。不可否认,也许这几年三大巨头在内部管理、节能降耗、大力挖潜等方面力度不小,对高利润确实有一定的贡献率,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决不是高利润来源的主要因素。【详情】 |
|
【长江商报】石油三巨头的辩白注定苍白[谢涛] |
石油三巨头通过其超强的垄断地位赚取超额的垄断利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辩白注定苍白无力。其实,三巨头承认自己的垄断地位又何妨呢?关键是要认清形势:靠垄断牟取暴利的日子注定长不了,制度革新和生产改造才是企业发展的正常路径。与其在这里争论不休,倒不如冷静思考一下:市场成熟是迟早的,以后该去哪里找利润呢?【详情】 |
|
【上海金融报】应让消费者分享“创新”成果 [武洁] |
可见,石油行业巨头们一面认为“国内成品油价偏低”,一面却承认有着“高额行业利润”,并非真正意义上创造了奇迹,二者之间无论正向推导还是反向演绎均存在的矛盾恰恰暴露出石油行业中垄断、暴利等非市场化的原生态。而唯有当油价真正随着市场规律涨跌有序;当“管理创新”所得的利润也能与消费者共同分享之际,石油行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回归于市场常态。【详情】 |
|
|
|
【新华网】企业、专家解析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为何不动 [记者:刘铮 齐中熙 任芳] |
“为把油价控制在公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我国对成品油进行了政府定价,而这个价格要远远低于国际市场,这就是价格倒挂。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成品油价格也还是倒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表示。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从2003年平均28.4美元/桶上升到2006年1至9月平均66美元/桶,上升了132%。而国家从稳定经济和社会大局出发,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从紧调控,虽先后13次调价,但汽油价格的累计涨幅为72%,柴油为67%,远低于原油价格上涨的速度。
【详情】 |
|
|
|
【新华网】中国石化巨额利润用到哪里去了? [记者:齐中熙] |
尽管财政部对中国石化2006年炼油企业政策性亏损给予了一次性财政补贴50亿元。但不可否认,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取得了良好效益。这些利润究竟用到了什么地方,记者专访了公司董事会发言人。
中国石化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经济效益实现了持续增长。以2005年为例,当年中国石化实现经营收入7991亿元,同比增长35%,但净利润并不高,当期净利润335亿元(销售利润率4.2%),在获得国家补贴后为395.6亿元,同比增长22%。
这位发言人指出,中国石化实现的税前利润,除依法作为税款上交国家以外,一部分按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决定分红给投资者,其余全部用于企业发展的投入。
“尽管利润有一定的增长,但我们仍然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包括职工费用。2005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石化实际完成利税增长了95%,但实发工资总额增长率仅为12%。”这位发言人说。
【详情】 |
|
|
|
高利润源自管理 石油巨头解释“油价跟涨不跟跌” |
中国石油行业三大巨头的负责人在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相比,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偏低。行业高额利润主要是加强管理创造的。 国资委宣传局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期间,专门召集石油行业三巨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负责人和媒体记者见面。【详情】 |
|
【经济日报】三大石油企业表示:承担社会责任央企义不容辞[李予阳] |
石油企业要为国家能源保障尽责任。作为中央企业,要实现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责任的统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在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对记者这样说。在这次央企负责人会议上,三大石油企业责任人就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详情】 |
|
资料链接:商务部公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