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仅是中国抑制通胀备选手段
    2010-07-20    作者:阎岳    来源:证券日报

    为抑制通胀,马来西亚、印度、越南、韩国和泰国相继加息,我国台湾地区也于6月24日将基准利率上调0.125个百分点至1.375%,超出市场预期。至此,我国周边国家和台湾地区都选择了加息。此前,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也曾加息。现在,美联储仍旧保持利率稳定,中国利率何去何从引发世界瞩目。
  物价上涨压力有所缓和但仍不能掉以轻心。6月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下降0.6%,上半年CPI涨幅为2.6%。其中有1.4%是去年价格上涨的效果因素影响,新涨价因素是1.2%,CPI的这个增长速度是比较温和、稳定的。
  另外一个对通胀影响较大的价格指数PPI,6月份的同比涨幅为6.4%,环比下跌0.3%,是PPI环比自去年4月份以来连续14个月正增长之后的首次下跌。从7月份情况看,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影响继续趋弱,PPI 同比涨幅有望继续回落。
  上半年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以及房地产价格趋稳并出现回落迹象。尤其是上述两个价格指数涨幅均低于预期,表明物价上涨压力趋于缓和。
  今后物价控制既有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包括:粮油等重要商品供应充足,企业转移成本压力能力受竞争格局制约,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减弱,进出口格局更加趋于平衡,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低于国内。不利因素则是下半年居住类价格可能有一定幅度上涨,主要是地方理顺天然气等价格矛盾,以及各地调整最低工资和社保标准将促使家庭服务价格上涨。
  但对于这些不利因素,相关主管部门并不担心。发改委预计,今年下半年CPI涨幅将在3%左右运行,10月份以后将有所回落,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3%预期调控目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肯定全年的物价控制在3%左右这样一个目标还是有基础的同时,他也强调,虽然5月份和6月份CPI的环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物价上涨的压力有所缓解,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下半年的经济运行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物价的走势也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要重视管理通胀预期。
   汇改可部分抑制输入型通胀。汇改重启已满月。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虽然中间价持续报出新高,但是总体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显示出了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走势。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撰文称,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有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降低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包括国际投行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大多认为,重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有望稳步升值,这将舒缓输入性通胀压力。理由是,假若国际大宗商品涨价,而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那么无疑会降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增加中国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最终传导至消费市场,就会导致CPI高企,引发输入性通胀,因此,人民币升值,能增加购买力,这相当于降低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减少国内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如此一来,防止输入性通胀自在情理之中。
  但另有资深人士认为,上述观点静止看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似有不妥,需要更加全面的审慎看待人民币升值和抑制通胀的关系。此外,国际热钱流入对通胀的影响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监管可有效抑制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作为价格的主管部门,发改委对于物价的非理性上涨和操控物价的行为给予了最严格的控制,这也将有效地稳定价格体系,缓解通胀压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要求主要煤炭企业维持煤炭价格稳定,若有煤炭企业不听劝诫,擅自提高合同煤价,发改委将按《价格法》有关规定予以查处。这是今年以来发改委首次发文直接干预煤炭价格。
  此外,针对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加大加重了对严重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为了实现对价格的有效监管,专家强调,相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协调完善运用货币、财政、产业、进出口的措施,促使社会总供求、货币供应量与商品和服务交易量基本平衡,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同时把握好价格调控、价格改革的时机、力度。
  加息是抑制通胀的备用手段。加息对于通胀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的披露,绝大多数的机构都将加息预期延后至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通胀率高于基准利率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长时期的负利率会引起投机泛滥,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但从上述分析来看,我国管理通胀预期的方法有很多,加息仅是作为一种抑制通胀的备用手段而存在。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16日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外环境仍复杂严峻。因此,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的研究分析,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但一个需引起足够重视的变化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在强调政策基调不变的同时,将管理通胀预期列为今后工作目标的首位,此前是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以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显要位置的。
  也正因如此,一位业界专家称,如果央行选择现在加息,似不应感到意外,而且即便加息也难改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

  相关稿件
· 先解“二次探底”之忧再图加息 2010-07-12
· 美延缓加息拖不出经济复苏 2010-07-08
· 加息:全球念起“拖”字诀 2010-07-07
· 周小川:加息不是惟一调控手段 强调组合出拳 2010-07-02
· 下半年海外可能出现“非主流”加息 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