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6-21 作者:明金维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末,一场号称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震撼世界。同时囊括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二十国集团(G20),顺应时势,强势崛起,从一个默默无名、松散的国际组织,一举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最具增长潜力和最富经济活力的主要新兴经济体,从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第一次峰会开始,在过去19个多月里,与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携手合作,共克时艰。这19个多月,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非常时期,也是中国与世界在危急关头共同担当的非常时期。 在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波谲云诡,风险不断增大。 作为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发达国家从一开始就力图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但此时他们突然发现,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G7)已无力独自应对挑战。 当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坦言,没有中国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参与,国际金融危机之下,许多全球性经济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而遍寻各个国际组织,惟有同时囊括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二十国集团,才具有令人信服的广泛代表性和关键影响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二十国集团走上历史前台。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第一次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在一个全球顶级官方平台上,与发达经济体协商世界经济大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前,中国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并出台了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与会期间,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为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 在华盛顿峰会过后,二十国集团在协调国际社会应对危机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开始广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仅仅四个多月之后,2009年4月1日,二十国集团第二次峰会又再次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力求进一步巩固危机应对成果,实现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到2009年9月24日至25日二十国集团第三次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时,与会领导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已是,如何确保世界经济强劲、均衡和可持续增长。 在匹兹堡峰会之前和之后,中国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并取得成效。中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措施,也受到国际社会好评。 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沉着、冷静应对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均衡和可持续增长,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在匹兹堡峰会上,二十国集团在机制化方面取得突破,并被提升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与此同时,匹兹堡峰会还就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具体目标,以适应变化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代表权和发言权问题受到重视。 时至今日,当二十国集团第四次峰会将于2010年6月26日至27日在加拿大首都多伦多举行之际,世界经济再次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新冲击,面临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此时此刻,如何在“危机后”时代谋划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繁荣,至关重要。 在过去19个多月里,二十国集团和中国都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对于二十国集团而言,这是一个国际组织顺势而为、重新定位、最终崛起之路;而对于中国而言,则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危难关头参与新的国际经济格局打造、发挥负责任影响的探索之路。毫无疑问,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上,中国将再一次与世界共同担当,谋求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