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收购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Volvo),让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再度成为焦点人物。此前,这位异想天开的草根人物曾一直是精英阶层的“嘲笑”对象,而今,“最不懂汽车的人”却变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汽车人之一。为什么“创造历史”的会是李书福?“李书福”这个符号的精神内涵给了众多草根人物宝贵的启示。 李书福是一个标准的草根人物。在没有造车以前,这位“穷小子”在家乡浙江台州农村开照相馆,后来搞装修建材生意,赚了一些钱之后,又转做电冰箱及冰箱零部件。当冰箱生意失败转而生产摩托车,总是不停在追逐。1996年,他提出要造汽车,吓了亲朋好友一跳。他却回答:“造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再加上一张铁皮吗?” 人们当时很难想象李书福这样的草根人物会能实现“造车梦”。然而,2001年,吉利如愿获得轿车生产资格,成为首家中国汽车民营企业,这一年也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元年。 被打上“狂人”印记的李书福,时常会说出被一些“智者”和“专家”认为有些无知、甚至是狂妄的话,但事实上许多所谓“狂语”后来却成为现实。比如,李书福曾说“中国人民还不富,没必要那么暴利”,要造国内价格最低的轿车,公然挑战众多国内汽车厂商的价格底线。之后推出了曾经一度是国内最便宜的轿车,引发国内轿车价格一跌再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又如,2002年,李书福曾预言“通用、福特要破产”,“福特有一天会想要出售沃尔沃,吉利要把沃尔沃买下来”。当时,大家都以为这是李书福的又一句疯话。但现在看来,李书福的预言应验了。 李书福一路走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虽然这些年他和他的企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但“坎儿”却总能被他一次次跨越。“草根”出身的李书福在他的身上有值得众多草根人物可以汲取的心灵财富: ——看似高不可攀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1996年,李书福提出要造汽车,当时国内汽车业是国企和外资的“领地”,国家产业政策决定民营企业不可能拿到汽车行业的准生证。何况一个完全外行的人要挤进一个绝对专业的领域是难以想象的。但在李书福眼里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正是这种看待一切事物“没什么了不起”的无畏无惧心态,敢说敢干,使这位“草根”脱颖而出,建立起自己的“汽车王国”,并让“高贵的洋公主成为中国媳妇”。 ——拥有真诚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一切皆可改变。表面上看,李书福一路冲杀搏打,成就今日事业,凭借的是他豪赌的性格,其实不尽然。仔细品味和琢磨李书福一路走来,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帮助他,有这么多各路高手投奔旗下,能打动这批人的是李书福为人处事的真诚和宽阔的胸襟。小肚鸡肠成不了事,没有真诚的情怀打动不了人心。这些年,吉利从“爹不疼娘不爱”到越来越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离不开李书福这种性情特点。在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Volvo)中,吉利与众多国企相比是弱小的。但钱并不是惟一的元素,心才是成败的关键。记者认为,这正是沃尔沃(Volvo)最终选择李书福、选择吉利的主要原因。它启示我们的民营企业和众多的草根人物,拥有真诚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可能带来巨大的力量,可能改变你想改变的一切。 ——要想成事必需具有“多赢意识”和“变通意识”。有人把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之举视为中国汽车由大走强的元年,被看作是历史转折的事件。试想,假如李书福当初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他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吗?正是强烈的变通意识主导着他的系列行动,最终让“吉利”在政策壁垒最难攻克的汽车行业里顺利降生。之后企业的快速发展又得益于他的多赢意识。他深深懂得,企业要发展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对相关利益方、对用户和市场都有好处才能做成,与哪一方的利益有冲突都不会成功。 目前,给李书福成败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李书福和他的企业能走到这一步,让人看到激情洋溢的“土八路”,强于畏首畏尾的智者。李书福身上流淌着的执著、恒心、真诚、宽广,还有敢想、敢干和善干等“心灵财富”给我们众多草根人物有益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