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4-01 作者:王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
西南地区长期的干旱令水电行业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作为水能资源富集地区,西南地区可开发水能资源占据全国的60%以上,水力发电长期占据重要位置,资料显示,2009年西南五省(市、区)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4.7%。大量的水力发电项目不仅供应本省的需求,还长期利用西电东输工程支援外省,每年广东省30%的电力供应就来自西南地区的水电。而灾情发生后,来水大幅减少,多个水电机组出现停机现象。 很大程度上说,水电比重过高的供应方式,在旱灾发生时对电力供应的影响既大且快,由于西南地区70%以上电力供应来自于水电,当水电出力大幅下滑的时候,势必会将发电压力转嫁到原本数量就不多的火电厂头上。而火电则依靠电煤发电,电力需求快速加大时,又牵扯到了电煤供应能否及时保障的问题。目前已有多家西南地区火电厂反映电煤库存逼近“警戒线”,由于西南地区本身煤炭资源并不丰富,在当前煤矿整合过程中,本地区电煤供应明显捉襟见肘,而采购外进煤又面临运输及价格的问题,加之进入3月接连发生两起央企煤矿透水的严重事故,全国煤炭生产都面临巨大的安全压力,产量势必将会受到影响,本周具有代表性的秦皇岛煤炭价格已经呈现出探底回升的迹象,在西南火电厂面临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尴尬同时,不断加大的电煤需求反过来又对全国电煤供应造成冲击,曾有国网专家计算,若按正常年份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比重12%计算,则本次干旱将每月新增电煤需求3.5%左右。在当前全国电煤供应已经处于紧平衡的背景下,反季节增加的需求很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 另外,一个不易察觉却很关键的因素是,西南地区水电发电量的减少程度可能超出想象,据南方电网数据显示,受西南大旱影响,南方电网统调水电发电同比减少29%约72亿千瓦时,不过这只是来自于统调上网的水力发电数据,而更多数量的小水电并不被列入其中,西南地区沿河流域星罗密布的中小水电站将会成为此次干旱的重灾区。 此次西南大旱暴露出的问题在于,水力发电在灾害性天气面前的脆弱,虽然作为清洁能源,水电具有安全、清洁以及廉价的先天优势,但也是受外界天气影响较大的一种方式,而过度开发水电同时也会造成对水资源的劫持,反过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加重灾情,导致清洁能源未必“清洁”的后果。另外,单一发电比重过大的能源结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危机应对能力,相比之下,火力发电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方式。诸多影响应促使政府在未来保障能源安全、结构调整过程中将更多的因素考虑进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