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可能是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年
    2010-02-25    作者:朱大鸣    来源:经济参考报

  如果说2008年是次贷危机发生年,而2009年是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年,那么,2010年将可能是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年。主权债务危机根源于全世界为了避免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不惜血本下的赌注:大量的花钱导致政府自身的危机,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而大量的印钱则导致了资产价格上涨,在实体经济通缩的背景下,出现资产价格暴涨的魅影。但两者叠加起来,更会加剧主权债务危机的破坏程度。但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不存在这样的危机。
  首先,税收的台柱子转移,房地产税收一枝独秀。2009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下降47.9%,跌幅略有收窄,但房地产交易和保有环节税收对税收增收的贡献显著提高,是2009年税收收入增长的一大特点。因此,中国政府不存在“破产”的危机。
  第二,土地出让金暴增,地方财政收入丰厚。2009年全国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总价达1.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60%。因此,地方政府不存在危机,但是,如果楼市持续萧条,政策收紧,地方财政可能会发生后续的危机。
  而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很多陷入了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经过几十年才消化完毕的美国赤字,而今随着危机的爆发,又死灰复燃而且越来越高。2008年小布什的赤字达到4550亿美元,被人惊呼破了纪录,2009年奥巴马的1.42万亿美元更是让美国人胆战,当2010年美国赤字接近1 .6万亿美元,媒体已经见怪不怪了。因此,美国的赤字早就超过了3%的警戒线,达到了10%。美国最近越来越急,因为他们的整体债务近80万亿美元,超过G D P的550%,包括联邦债务、地方债务和政府支持企业(G SE)债务,占G D P的比例为140%,居民债务占G D P的比例为100%,公司债务占G D P的比例为320%。因此,急于摆脱长期衰退的美国,最近不断地向世界输出危机。
  美国如此,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政府几乎达到破产的边缘。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赤字,也都超过10%,主权债务危机还在继续向欧洲蔓延。
  主权债务危机本身根源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政府花钱和政府印钱过度必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财政赤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迅速上涨。
  量化宽松的政策是货币政策最激烈的一种,直接通过电汇的方式救助金融机构,但由于美国这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用美元的储蓄地位,将这种流动性转移到新兴国家,因此,暂未表露无遗,但也已经冒出了苗头。
  因此,正如美国一位政客所言,美元是美国的,而问题却是你们的。从欧洲泛起的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中国的资产价格的压力,已经验证了这句话的威力。
  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将大大挤压政府财政的支出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而在大病初愈之处,这些政策恰恰是维持经济恢复的最主要手段。正是因为如此,随着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大量资金寻求美元这一相对安全避险工具,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也将随之提到议程上来,这对中国的外贸打击很大,再加上国内受到美元打压资产和实体经济,形成对中国经济夹逼之势。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还很膨胀,主动要求一下子加息10%。一旦这种夹逼之势形成,不仅我们的实体经济备受煎熬,而且资本市场和楼市也随之陷入两难境地。而后,美元再大幅度贬值,造成中国经济实体虚弱而物价上涨很快的滞胀局面。
  由此看来,虽然中国不可能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之中,但如果主权债务危机像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样在世界泛起,中国也将不免会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为此,我们要做好如下准备:其一是收紧货币政策要谨慎,因为资产价格上涨货币政策收紧几乎是失灵的;其二是调控楼市要理性,如果不理性,可能政府财政收入以及相关产业都要遭殃,政府自身也可能产生危机,特别是地方政府;其三是稳住人民币汇率,如果经受不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逼迫,可能会重演20多年前的日式危机。其四是要不断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摆脱过度依赖外需的瘸腿走路,形成投资与需求良性循环之路。其五是打破部分垄断行业,增加白领就业率,盘活整个产业。

  相关稿件
· 主权债务尚不会引爆全球危机 2010-02-10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2010-02-09
· 主权债务危机或导致欧元中长期颓势 2010-02-05
· 金融时报:主权债务岌岌可危 2010-01-22
· 主权债务警报考验欧元抗震力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