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医生不应限于高墙
    2009-09-22    陈皮    来源:新京报

    医院是国家的单位,医生是医院的职工,医生走穴到其他单位,不是非法又是什么呢?
  在新医改方案对医师多点执业“解禁”后,日前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多点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9月17日《新京报》)

  虽然只是一纸行政通知,立法层级不高,但其对触动僵化的医疗卫生体制的“破冰”意义,却不容小觑。我国长期实施医生定点执业制度,法律并没有授权医生可在执业机构外行医。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现在,医院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医院是国家的单位,医生是医院的职工,医生走穴到其他单位,不是非法又是什么呢?
  多点执业突破了对医生行医自由的限制,极大地增强了医生这一医疗卫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医疗卫生供给,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当属医生———所有病人求医,无不是盯着医生来的。医生执业地点一旦扩展开来,就医需求将牵引着医生资源合理流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卫生供给不足的现状。
   但不要忘了,由于区域卫生规划、税收激励不足等限制性政策,我国还处于医疗卫生供给总量不足及结构性失衡的状态之中。比如,1980年-200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69倍,个人支出增长160倍,同期医院、医生和床位数增长却不足2倍,而有限的资源绝大部分又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这些因素使得多点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首先,医疗服务体系高度垄断,将降低医生的流动意愿。目前,公立医院占有约90%以上的医疗资源,医生不管到哪儿,可选择的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公立医疗机构,也是拿工资吃饭,凭借过度医疗赚钱,难以矫正被严重低估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异地执业的动机将会减弱。
  其次,现有人事管理制度也不利于医生获得完整的行医自由。必须看到,目前多点执业的实现形式是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谈判,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医生对医疗机构谈判,最终医生要争取独立的处理人力资产的法人权利。可以预见,当医生流动于一个高度计划管制的卫生环境中,多点执业的改革将不断上演传统体制和医生选择的各种利益冲突。
  当然,多点执业本身也还有很多政策细节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中一个难点,是原执业机构与新执业机构如何就薪酬分配、医疗责任等问题达成契约。关于薪酬分配,笔者主张主管部门不妨少一点管制,由医疗机构、医生议价谈判,尽可能使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更贴合实际。

  相关稿件
· 从解放医生的身上看到医改的曙光 2009-04-01
· 吃减肥药吃出抑郁症 医生提醒慎用 2009-03-23
· 藏药外用止痛药成为国内医生首选 2009-03-16
· 医生提醒:初春时节需防脑血管疾病 2009-02-18
· 80%医生认为:争利机制阻碍双向转诊实行 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