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查税风暴"提高财政收入未必是福音
    2009-09-16    毛颖颖    来源:北京商报
  继工资被“全口径”统计——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统统算工资之后,个税征收也开始“全口径”。
  前天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对个人所得税征收中的相关争议进行了说明,其中强调,单位给员工买的人身意外险,发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高温补贴,统统要并入工资所得扣缴个税。
  巧的是同一时间南京媒体还曝出一个消息,称南京地税表示,单位给员工发的月饼也要并入工资所得扣缴个税——当然,这对月饼征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认定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有发票的按发票上的价算,没发票的或者发票上的价明显偏低的,按税务部门给的市场参考价算。
  国税总局之所以紧急发通知,无非是怕地方税务部门在眼下的“查税风暴”中,因为搞不清楚一些“边缘性”的状况收起税来“执行力”不强,不过从对月饼征个税的例子来看,地方税务部门的“执行力”恐怕会超出国税总局的预想。惟一郁闷的是普通员工,单位过节不发现金发月饼也就罢了,发月饼还要算做工资来征个税,似乎跟摊派月饼没什么两样。更多的人也许还会问,从9月初宣布年底“双薪”要合并征个税,到现在强调交通补贴、通讯补贴要征个税,都是以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缩水来换取财政收入微不足道的增长(目前我国个税收入仅占财政收入的6%),这点锱铢必较的能耐怎么全用在了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身上?
  然而,跳出来看也许咱们会发现,对个税的严厉不过是“查税风暴”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实际上,一边担着给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筹钱的压力,一边对着经济还没有全面复苏、钱不好收的现实困境,财政部门今年的“查税风暴”比任何一年都来得早一些、猛一些,“严查”、“补征”、“预征”在下半年以来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结果当然是迅速改善的财政收入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的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分别是-17.1%、-1.2%、-0.3%、-13.6%、4.8%、19.6%、10.2%、36.1%,近两三个月的好成绩固然不乏经济复苏的因素,但“查税风暴”也出了大力。国税总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税务部门共查补税款413个亿,其中仅六七两个月就查补了212个亿。但这并不意味着查税的脚步会放缓,国税总局官员表示,国税总局全年税收稽查任务已经加码,年初定的是“保七争八”,即保证稽查700亿元、力争800亿元,现在增加到了1000亿元,这个数几乎比2008年的稽查总额513.6亿元翻了一番。
  “查税风暴”的成效咱们都能看见,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征税有多大的弹性空间,如果说以前是因为我国“税率高、税负重,但征税弹性大”,许多中小企业才生存了下来,那么现在随着查税不断深入、这种制度外的“平衡”被打破,这些刚刚接到点订单的企业还能不能活到经济全面复苏那天?昨天有媒体曝出,上半年温州鞋企国税同比增幅仅为0.51%,但仅过了1个月,前7个月的增幅就飙升到了8.22%,原因是上半年没完成任务的有关部门正忙着向企业预征税款,此举被称为“往企业的伤口上撒盐”。
  靠“查税风暴”迅速提高财政收入未必是好事情,尤其是现在,与其从工薪阶层兜里掏钱、往企业伤口上撒盐,真不如把征税的成本降低。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税收征收成本率已接近8%,而一般发达国家的税收征收成本率低于1%,就算只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省出多少个亿来,还用得着对月饼征个税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