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股市稳定 利好政策将分批撤退
    2009-09-07    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大跌之后,利好政策分批出台。换言之,从市场抽血速度减慢,输血速度加快。
  所谓抽血速度减慢,主要指新股发行节奏在国庆前放慢。尽管“暂停审核”一说已经站不住脚,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现有情况来看,新股发行节奏或有放缓趋势,再融资也可能暂时减缓,以安抚惊魂不定的投资者。
  所谓输血速度加快,前期表现在证监会加快推出基金,现在主要表现在央行票据操作从净回笼转为净投放。截至9月4日,一周央行净投放资金高达720亿元,创出近一个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资金净投放规模。市场认为,这主要是为了减少下周大型IPO对市场的冲击。
  另一方面,外管局9月4日发布了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稿明确单家QFII投资额度上限可增至10亿美元,并放宽QFII机构发起设立的开放式中国基金分别开立账户,但禁止不同性质的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外管局此举将使中国境内QFII投资额最多可增加十几亿港币,简化了审批程序,并将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开放式中国基金等中长期QFII机构的投资本金锁定期缩短至3个月,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本金锁定期设定为1年。今后资金进出更为便利,外管局拟允许QFII发起设立的开放式中国基金在投资本金锁定期结束后,将每月申购和赎回的轧差净额汇入或汇出,并明确了开放式中国基金的额度管理原则。这是中国用人民币购买IMF约500亿美元债券后,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市场开放的又一大步。消息一出,A股市场微涨,倒是对外资动向更为敏感的香港市场大涨。
  央行释放货币,银监会紧随其后释放宽松信号。9月3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提高银行业的资本质量,银监会正在研究拟对银行相互持有的次级债分年从附属资本中扣减。这一政策将有助于优化次级债务资本工具的投资者结构,不会减少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量。此前,中金公司统计,上市银行2009年底次级债余额约为3766亿元。其中,交叉持有的数额或高于1900亿元。如果一次性扣减,将带来较大的赎回压力,而分年扣减,则将大大缓解银行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的输血政策大多是短期行为,是在市场倒逼之后的应急之举。央行净投放还是净回笼,视短期市场情绪而定,银监会对银行次级债放开一马,并不意味着坐视银行加大系统性风险,缓解周期同样视市场冷热而定,可以是3年,如果市场急剧回暖,也可能减为1年。
  只有三项政策是长期的,套用尚福林先生的说法,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二是中国市场的国际化;三是对中国货币风险的管理。今后外资与外部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入,反之亦然。市场化、国际化与控制风险并行不悖,可以想象,如果实体经济真正稳定或者资本市场信心企稳,货币风险控制将成为重中之重,利好政策将分批退出。
  退出政策不会疾风暴雨,而是和风细雨。即便欧美日央行警告危机尚未结束,谨慎地维持低利率,但已经开始考虑撤出过于激进的刺激政策。9月3日,在伦敦召开的G20财长会议,发达国家财长与央行行长发出明确信号,美、英、法、德已经呼吁启动相关工作,“拟定退出战略,以便一旦危机结束,就能以协调的方式实施这些战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退出政策也是如此,会比刺激政策困难得多。从目前来看,不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就是最稳妥的刺激政策,今后的投入将是前期预算的投入,而不是新增加的预算。
  中国资本市场同样如此,两股力量推动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国内是市场大跌,国外是机构压力。9月2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透露,中国政府领导人对当前经济复苏迹象持审慎态度,没有考虑刺激政策的退出战略。中国对国际市场已有承诺,中国本周股市下跌导致世界市场风雨飘摇,此时出台利好政策是因为国际市场甚至比国内市场更渴望中国市场的火爆。
  应该关注的是,退出政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及时抽身,作为最后离开刺激盛宴的国家,将最早体会通胀的苦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