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0个月的超强经济刺激计划似乎已经渐进尾声,二季度7.9%的经济增长,足以使中国经济在明年二季度前保持一张漂亮的宏观成绩表。再往后会怎样?关键看谁能接过政府要交出的经济刺激棒。 给予厚望的外需恢复恐怕会再次成为“镜花水月”。刚刚公布的日本7月份出口跌幅再度扩大至36.5%,对华出口跌幅26.5%,为预期之中的全球复苏敲响警钟。日本出口被解读为中国出口的前哨站,中国从其进口大量中间品和核心元件,装配后以制成品再出口。 短期政策所刺激的今年汽车销量井喷,无疑将成为明年零售数据增长的最大负担。从现在看来,私人投资意愿依然游离在实体之外。 房地产投资当然是最强的接棒者,但它完全冀望于银根不能断奶。而最近肉、蛋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对于天量信贷扩张的后遗症的担忧,迅速地从央行和银监会等货币职能部门蔓延至宏观政策决策层。一连串旨在加强资本金约束的实质性信贷收缩从7月份就悄悄开始执行了,且有越来越强的趋势,银行欲贷乏力,股市首先就被抽掉了“动物精神”的脊梁,接下来恐向房地产传染。7月份的房地产新开工数据令人沮丧:同比微涨0.7%,环比下降42%。一旦房地产趴下,所有的行业又将面临二次去库存化,去产能化。股市或将掉入深渊,这是个恶性的循环。 流动性驱动下涨了10个月的股市,何去何从?当经济再次掉下来时,股市或许还可以期待二次政策红利行情。当然与以前相比,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物价通胀不能起来。 很遗憾,中国需求的退却似乎很难使得今年4月以来的全球大宗商品上涨趋势改变方向。从最近全球市场表现就可以看出,尽管中国资产价格压力重重,但国际油品、金属和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依然坚挺。这是因为美元太弱了,当奥巴马宣布未来10年美国财政赤字将扩大9.05万亿美元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国人泛滥货币退出的钥匙实际上并不掌握在伯南克手中,而得看盖特纳的脸色。美国政府要用钱时,伯南克绝对不会为了保持货币不扩张而牺牲掉其他经济部门的流动性,掐死经济复苏嫩芽的后果,如同18年来一直趴在通缩中不能自拔的日本。 如果中国经济二次回头,而价格压力并不随之消退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滞胀的难堪。滞胀将很可能使得政策变为“小脚女人”,“大砍大杀”的刺激会变成一种奢望。反弹或许有,但力度很可能一次比一次弱,通胀将消耗掉股市持续上涨所必须的流动性。股市将在经济阵痛中出现价值回归。 中国应该抛弃经济减速的顾虑,全力转向推进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这样会有阵痛,但那只是暂时的、短期的。加快打破垄断,真诚地对私人投资开放,大力度培育中小私人企业(减税甚至短期内免税),加快国内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挖掘国内需求,其产生改革红利会逐步减消甚至覆盖掉过剩产能清洗的痛苦。 过了阵痛,中国迎来的很可能是类似美国1982~2007年长达25年的股票、债券及地产市场大牛市。我坚信这一天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