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合作或成中美经济合作契合点
对中美能源合作的观察之一
    2009-08-06    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前,中美两国正努力构建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在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关系中,悠悠万事,唯经济为大,中美两国的关系中,经济合作关系必然成为重要的内容。在不久前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拟就了一份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笔者认为,能源合作有可能成为新时期中美经济合作的新的契合点。
    近30年来,中美双方都从快速发展的经济贸易关系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国是从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比分别高达27.9%和70.5%的落后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开始经济腾飞之路的。当时只有选择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业起步,靠汗水去换取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的发展道路。上亿农民成为生产衬衣和芭比娃娃的产业大军后,不靠庞大的美国市场不可能销出这么多商品。而当年的美国,正为摆脱滞涨而进行结构调整,因为能用一架飞机换来几千万件中国的衬衣,从而在保持既有生活水平,保持低通胀的情况下,放心大胆地发展高科技,推进金融创新。
    然而,当中国已形成了可称为“世界加工厂”的庞大生产能力后,不仅芭比娃娃、衬衣,就是汽车、轮船的生产能力也已居世界前列,中国人为美国人生产的衬衣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对美国飞机需要量,但美国人却不肯向中国出售高科技核心技术。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一部在美国售价299美元的苹果ipod中,美国人得到的设计、专利和营销收入达163美元,亚洲其他国家得到的零件供应和运输收入为133美元,而中国仅得到3美元的组装费。按照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中国每对美国“出口”一部这样的ipod,就增加150美元的贸易顺差。于是,两国贸易出现巨大不平衡便势在难免。大量廉价中国消费品只是换回了美国人打的“欠条”———美国国债。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换言之,中美经济合作需要一个新的契合点,要有一种中国愿意买美国也愿意卖的东西,以平衡双边贸易。笔者认为,这个新契合点很可能就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尽快享受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中国必须尽快突破能源“瓶颈”,一是要更高效、清洁地使用现有的化石能源,二是大力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
    而经历此次金融危机后的美国也正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奥巴马政府多次表示要以新能源为突破点。他认为,“21世纪的就业机会和行业是否会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中心,这已不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哪个国家会创造这些就业机会和行业?我希望答案是美国。”
    据有关专家分析,中美两国都是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在煤炭资源开采回收、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煤炭综合利用、清洁煤技术等方面都拥有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美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力量,拥有强大的实用技术的研发、创新优势,极有可能成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的“带头大哥”。
    美国不可能直接向中国出售能源,美国自产石油远不够自己所需。中国产煤那么多,也不会进口美国煤,至于阳光、风更是根本没法进出口的。所以美国向中国出口先进清洁能源、新能源技术设备,不会伤及自己的经济利益,也不必有什么政治、军事方面的顾忌。实际上,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不久前联袂访华时已明确表示,希望在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加强与中方的合作。
    如果说,中国装配ipod主要靠的只是“打工妹”的青春和汗水,而中国在能源技术领域已有相当的技术基础,有可能和美国达成共同研发,共享知识产权的项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