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央行的最新数据,企业商品价格已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但是3月出现了自去年8月以来的首次环比上升。而此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首季CPI及PPI均同比大幅双降。 在此背景下,有关通胀预期与通缩压力的争论又热闹起来。支持通胀的观点认为,即便是在去库存化的过程中,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待消化的库存商品,甚至引发特定预期下的再库存化。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4.58万亿元,即便是剔除短期票据融资1.48万亿元,对实体经济支撑较大的信贷投放也超过了3万亿元。此外,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导致美元急速贬值。受此影响,投机资金趁机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初级产品价格由此回升,并加剧了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全球经济陷入滞涨的可能性加大。
而担忧通缩的观点则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云远未散去,经济触底的曙光仍未显现。今年前3个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257.1亿元,同比下降7.6%,表明市场需求并未显著回暖。同期国有企业存货同比增长14.1%,一季度末比去年底增长2.4%,也表明去库存化之路尚在征途上。货币层面的宽松也并未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坚实需求,通缩压力进一步加剧。 但单凭一季度数据,很难判断物价已回稳。首先,物价走势存在短期不确定性,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趋势。比如,去年春节期间的冰雪灾害天气,直接导致了一季度粮食、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推高了CPI的基数。在翘尾效应的作用下,即便是真实物价保持去年底的水平,一季度CPI也会同比出现较大回落。由此,前期美元贬值导致的有色金属价格反弹,极有可能是下游需求疲软的回光返照。 其次,物价指数具有传递性,难以从单个指标的反弹确认物价水平的整体回稳。一般情况下,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领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约6个月,而PPI又领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3至6个月。即便是3月企业商品价格环比增长,但CGPI再次降至93.4,为央行自1999年公布该项数据以来的新低。从传导周期来看,企业商品价格企稳后,也至少需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方能确认物价水平的整体回暖。 最后,终端需求并未确定性回升,物价回稳尚缺乏交易基础。虽然市场普遍认为,一季度6.1%的GDP同比增速,为年内低点,二、三季度GDP增速会显著提高。但外围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内需继续改善的空间难以有较大突破,终端需求并不一定随经济回暖同步回升。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进出口数据的同比降幅已大为收窄,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如果上述势头能持续下去,供需平衡将成为物价稳定的坚实基础。 笔者认为,目前的数据尚不足以判断物价回稳,但物价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已不大。或许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触底反弹之后,我们有望在翘尾效应的逐渐淡出时,发现更为确定的物价稳定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