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要有针对性措施
    2009-04-07    李兴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江西省教育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江西高校的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签约率均不到10%,大大低于其他专业就业的平均水平。江西计划对此类就业困难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实施专业转换的就业培训。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江西此举不失为一条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针对性强,做法不无启示。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600万,受金融危机影响,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仔细审视大学生就业难,可以发现,除了就业岗位总量有限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高校长期以来培养模式人云亦云,培养专业趋同,同质人才人满为患,造成结构性失业。
  同时,一些高校缺乏长远眼光,看不到学校培养周期长与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快的突出矛盾,设置专业不进行详尽的市场调查,培养学生看不到远期的人才需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产销不对路。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正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不同的高校、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学生,就业情况千差万别。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各地各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各高校要摸底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签约率低、就业困难专业的大学生,结合人才市场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提升就业技能,推荐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对高校教育改革也敲响了警钟。从现在开始,教育部门就要着手调整和优化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停止招生或隔年招生;同时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关稿件
· 大学生就业“经验”瓶颈亟须打破 2009-03-30
· 农村不是大学生就业缓冲地带 2009-03-30
· 金融危机之下各国促进大学生就业 2009-03-25
· 大学生就业“职前规划”先行 2009-03-23
· 上山下乡解决不了大学生就业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