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当务之急是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只有企业保住了,才能保住就业,保住消费,保住增长。 为解决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不能很快惠及中小企业的问题,我建议迅速启动一个中小企业缓税计划,帮助他们渡过金融风暴的难关。 缓税计划的具体做法为:使中小企业2009年的税赋减半(或减30%)。当明年或后年经济开始复苏时,企业再分5年(或3年)把所欠的税费逐渐补齐。与此同时,财政部按每年应收的补税额发1至5年期的国债,用这些债务收入作为今年的财政开支。债务利息以及其他发债成本,应该打进欠税额里,在企业缴交欠税时一并补齐。 为缓税而发放的这笔政府债务,有非常明确的偿债来源,并不会对政府未来的财政收支产生压力,与为弥补政府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债务是不一样的,也有别于1998年后以及最近的为4万亿计划所发行的特殊国债。因此,这笔债的发行应该不受政府债务规模的限制。
通过缓税来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有如下优点:
首先,缓税使企业能很快地大量减少成本负担。据统计,2007年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在内的企业税收高达3万多亿人民币。以此估计,如果2009年企业缓税一半,就是直接减少了企业近2万亿人民币的成本,对中小企业的帮助力度很大。而且缓税的操作简单,能很快大规模推广。 再者,这一措施并不影响政府的正常运作。用一些学者建议的减税方式,政府会永远地失去一部分收入。而用缓税的方式,等于是政府借给了企业一笔钱,而这笔钱很快就能收回来。现在市场上资金充斥,正好可以通过市场把这笔钱借给政府。因此,这一安排对企业、政府及社会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容易得到各方的支持。 缓税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不会像很多救市措施一样产生苦乐不均的现象。有一些企业已经缺乏竞争力,本来就应该被淘汰。这些企业恐怕即使是缓交税后也救不起来,该淘汰的还是要淘汰。因此,缓税的方式也不会造成市场扭曲,影响结构性改革。 有人可能担心,如果一旦一些企业垮掉了,岂不是政府少收了一笔税?实际上,缓税与银行借钱给企业的性质不一样,有企业的存在,才会有这笔税收。对那些本来就岌岌可危的企业来说,如不缓税,它们垮得更快,这笔税反正也收不上来。而通过缓税的方式,其中一些企业有可能生存下去,政府不但可以回收这笔欠税,还可以多一个长期税源。 缓税还可以有各种灵活的实行方式。例如,可以仅对中小企业缓税,也可以对所有企业都缓税,或是仅对一些困难的企业、行业与地区缓税;缓税还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由企业自己来申请,认为不必缓税的企业可以正常交税。对那些暂时十分困难的企业、受冲击大的行业以及省、市,缓税的比例还可以更高一些。 最后,通过缓税的方式,还有可能产生平滑市场周期的效果。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都往市场上注入了大量的货币,一旦市场复苏,这些史无前例的流动性很可能造成市场过热、通货膨胀的后果。而这时我国企业要还一部分欠税,能够抑制一部分需求,使我国的经济更平稳的发展。 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一个班子,研究缓税的可行性及推行的细节设计,争取近期内就开始在一些地方试点。试点成功后可以很快在全国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