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关键在于决心
    2009-02-0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能源行业会议。会议提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当时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的西方国家意识到,对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不是长久之计,发展新能源是必需的选择。从那时起,西方国家开始努力把发展新能源与国家的能源安全联系在一起,并从战略的高度对其加以重视和支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能源技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成熟。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入积极发展新能源的行列。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
  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在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新能源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很多配套的政策还不完善,产业链还不完整,市场规模比较小,造成了新能源电力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新能源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需要政府支持,因此,实现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自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框架下,结合现实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行性,风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最重要的领域。
  国际能源机构对中国风电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和评估,普遍认为风电的发展前景将远远超过规划制定的目标。欧洲风电发展历程为中国发展风电提供了技术和市场等条件,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经验,北美风电也正经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在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的风电必然有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当然,相对于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业界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仍不满意。新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它相对高的成本和电价问题。风能发电成本一般是传统煤电的1.5至2倍,太阳能发电更高些,可达6至10倍。
  新能源发展的焦点集中在降低成本,这是共识。然而,过度关注成本和所需电价是中国新能源战略的一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迫切降低成本而急切地要求设备国产化,二是对新能源(如风电)电价控制过紧。中国的新能源必然有一个大发展,不容置疑。但是,开发时间和速度很重要,这应当是新能源乃至能源战略的一个重点。
  将新能源成本大规模降下来,显然需要设备国产化。但是,设备国产化有一个先引进技术还是先形成市场规模并在过程中国产化的选择。在市场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引进技术需要政府干预。除了扭曲市场之外,引进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谈判过程。相反,有了市场规模,国产化必然随之而来且速度很快。以火电机组设备为例,10年前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设备基本靠进口,但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要求风机设备国产化一样要求火电机组设备国产化。事实上,几年前30万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设备已基本国产化。大市场激励了设备国产化,造就了中国大型火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此外,还应当动态地来看可再生能源成本和价格问题。不应当将目前国家批给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看成是一成不变的。长远地看,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会上涨,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价格会因为稀缺和增加环境治理成本而上行,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则可能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带来的迅速国产化而下降。
  当然,许多价格考虑是出于对提高目前电价水平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至少在现阶段不能成为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原因。因为,以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发电的极小份额(大水电除外)来看,可再生能源高一些的电价不足以影响整个电价水平。 
  可以预见,“十二五”规划将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即使2008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这与可开发利用的约10亿千瓦风能储量和每年至少8000万千瓦火电装机增量相比,还是一个很小的规模。发展速度是不是能再快一些,政策能不能更优惠些,措施能不能更有力些?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时间和速度问题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政府应当以更丰厚的补贴和有效的税利、价格政策支持,更快实现新能源开发利用。

  相关稿件
· 北京城郊公交采购新能源客车 2009-02-02
· 风投跌入新能源投资“黑洞” 2009-01-20
·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将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2009-01-16
· 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走向产业化 2009-01-07
· 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落户北京[图]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