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8日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透露,2009年1月的前20天,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9000亿元。此前,坊间曾有传闻,1月我国信贷投放超万亿元。债券市场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长期国债在短期内下跌了约60BP,跌幅超过了1%。背后隐含的逻辑无非是,在超预期的信贷投放刺激下,经济在未来向好的概率大大增强,降息周期有可能提前结束,甚至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在经济向好的预期下,市场投资机会开始显现,对于债券市场的资金也会产生分流效应,导致了债券市场的低迷。
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10月人民币信贷投放仅1819亿元,为年内以来低点。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反弹至4769亿元,12月更是迅速攀升至7718亿元。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1月历来为信贷投放比较集中的时间窗口,主要还是受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经营思路的影响。对比来看,2009年1月信贷投放超万亿元,还有几大比较鲜明的特点。 其一,新增信贷投放中,票据贴现占比较大。中金公司预测数据显示,票据贴现规模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大致为30%至40%。而去年同期8036亿元的信贷投放中,绝大部分是企业流动资金及项目贷款。一方面,自去年9月以来,央行为资金面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票据贴现利率大幅走低,企业通过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的成本大为降低。另一方面,在今年年初,票据贴现利率与同期限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一度出现倒挂,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企业通过票据融资。 其二,1月信贷的超预期投放,受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较大。去年底央行放松了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额度控制,甚至银监会还下发了“当前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其中允许中小银行适当突破75%的贷存比监管上限。在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市场需求又比较急迫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比较有动力把年底已通过审批的贷款,延期到今年1月发放。如此一来,贷款投放指标较年初就会有相对较大的增长。 其三,4万亿元投资计划可能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此前,市场曾普遍预期,春节之后大规模的政府项目贷款才会启动。从1月份超万亿元的信贷投放数据来看,投资计划可能在年初就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也比较符合国家“早准备、早动手”的思路,对于及时对冲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在时间上占据了主动。 至于如何看待9000亿元的信贷投放,笔者认为,除了积极的视角外,还应该看到:首先,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本身就不具有持续性,2月份开始势必逐步回归常态。其次,超预期的信贷投放,关键在于传递经济向好的预期,信贷投放本身的效益并不太重要。最后,比较乐观的信贷投放数据,也基本上封杀了短期内央行继续降息的空间,企业融资成本将相对固化,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此外,我们也需要关注,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可能产生的坏账风险。不能以牺牲未来的金融稳定及效率,来推动当期的经济增长。历史经验表明,资产质量大致有两至三年的滞后期,如何评估信用风险,还需兼顾内外需的变化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