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解套 内需难提振
    2008-11-07    张贤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出口面临压力,减速已在所难免,投资拉动的“后劲”也显不足,现在,人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内需——这个增长“三驾马车”的最后一极。笔者以为,大力提振内需、改变过多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结构,十分必要,也很急迫。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股市一蹶不振,当务之急是让股市迅速“解套”,可以说,中国股市不解套,内需难提振;中国的股市不“脱困”,信心难恢复。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股民已经超过一个亿(最高时曾达1·3亿),其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的有5000万户左右。可以说,中国中等以上收入群体大部分都参与了股票投资。这部分人是中国消费潜力最大、消费弹性最高的群体。遗憾的是,一年的股市惨淡,已经让这部分人个个“遍体鳞伤”——粗略计算,每个股民平均损失超过30多万元,只有极少数幸运的股民高处逃离,盈利而退——在这种情况下,让这部分人敞开心扉去消费、高高兴兴去买房换车,实在是“不识时务”。
  不错,从整体经济看,特别是实体经济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正常的;但是,从资本市场看,中国的股市很难说是基本面向好,或者可以说,是世界最差的之一——美国的金融危机可谓严重,但至今道琼斯指数也没有跌过沪指。都说股市是经济生活的晴雨表,股市的如此表现,如何让人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呢?
  一直以来,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走势更为重视,对虚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似乎有所忽视。君不见,股市连续大跌,管理层迟迟不出手,或不痛不痒地出一些政策,连救市二字也讳莫如深,几乎就是听任下跌;而楼市其实还没怎么真正下跌,从地方到主管部门,救市方案一个接一个。
  其实,把虚拟与实体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不要忘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就是从虚拟经济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经济,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现在,中国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如此跌跌不休,无论是上市融资,还是再融资,或是套现,都已经困难重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丧失殆尽——本来就相当困难的资金链,在内外夹击下更不堪一击,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造成了极大困难,甚至威胁到简单再生产和生存。
  说到刺激内需,不少人把眼光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放在完善社保体系上。笔者同意,从长远看、从战略意义上看,解决这两个问题确实能达到扩张内需的目的。但是,这两个问题不是能较快见效的,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而投入少、见效快的路径,就是重振股市。
  股市回暖,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真金白银,主要还是政策导向。就目前看,“大小非”是股市下一步走强的最大障碍。依笔者看,管理部门迟迟不愿动手有两个“心理障碍”——一是股改成果不容否定。股改成功与否,市场反应是唯一标准,自己说了不算,上级说了也不算。跌去了七成的股市反应,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成功;倒是想些办法让股市“火”起来,才能让股民满意、上市公司满意、大小非持有者满意。二是寓于“契约精神”,对大小非解禁早有承诺,怎么能说话不算话?一点也不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不要忘了,这是处于危机时期。美国最标榜自由市场经济,到了股市不行、金融市场危机时,毫不犹豫地出手救市,甚至给金融公司直接注资,有谁说美国“说话不算话”吗?
  实际上,让大小非解禁延时、分期(如价格锁定),并不要政府太多投入,却能大大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改变股市的供求关系,从长远看,其实对大小非持有者也是有利的,谁不愿意高价而愿意“地价”卖掉自己的资产呢?
  消除了后顾之忧,中国股市在基本面不错的情况下,有可能较快转暖。只要股市“解套”,中国最有实力的消费群体就有可能增强消费意愿,中国的内需就有条件迅速提振。
  相关稿件
· [沪深股市•2008-11-06]沪深股指跌幅超2% 2008-11-07
· [股市•2008-11-05]纽约三大股指跌幅超5% 2008-11-07
· 股市放量大涨 市场压力犹存 2008-11-06
· [股市•2008-11-05]A股受外盘带动强劲反弹 2008-11-06
· [股市•2008-11-04]亚太主要股市涨跌不一 2008-11-05